《穷查理宝典》拆书片段W28-day3
李小曼 2015-05-19 21:42:35
【拆中嘚不嘚不嘚】
不管是挖坑的还是埋坑的,都觉得片段越来越难了,这是谁谁谁找来的片段呀,真是烦死人了。还是在520这样特别的日子,就别说我没收到红包了,更可气的是@tt
居然晒出和熊表白的事儿气大家伙们,算了,还是认认真真补作业去吧,虽说有人送人7个对勾,可恨她居然又撤回了,话说微信里有规定,超过2分钟是不可以撤回的,骗银
Day4 作业要求,请根据Day3大家的作业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1)在I中,推荐你认为有鲜明读到的观点,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2)在A1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3)在A2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可操作方法,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拆前嘚不嘚不嘚】:《穷查理宝典》刚啃完第一个晦涩难懂的片段,第二个片段就马不停蹄的来了,痛并快乐着是呗~~其实不得不说,伙伴们无论是抓耳挠腮还是倒逼到恶心 ,无论是灵感乍现还是交替原则后得到的答案,都真心好,用句土话就是“真得奶奶的顶呱呱呀
Day3 作业要求:
请根据以下片段,完成【拆书帮便签读书法】练习。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好是一个事例/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描述。
A2——以后我怎么应用。最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有一定预期效果、有具体场景和步骤的行动计划。
R-P398
经济学有哪些缺陷呢?
1. 致命的自闭,导致“铁锤人综合症”,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经济学的这个大的整体缺陷就是它的封闭性。
这种缺陷会引发我所说的“铁锤人综合症“。
铁锤人综合症能够把人变成彻底的白痴,而治疗她的唯一良方是拥有全套工具。你们不能只拥有一把铁锤,你必须拥有所有的工具。
你们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应该把它们列成一张检查清单,因为如果指望在需要的时候合适的工具会自动冒出来,那么你们将会错过很多的机会。
但是如果你们掌握了所有的工具,并在头脑中把它们排成一张检查清单,那么你们将会得到许多其它方法得不到的答案。
不仅在经济学领域,而且实际上在其他各种领域,包括商业领域,这种特殊的“铁锤人综合症”都是很可怕的。商业领域的“铁锤综合症”这是很可怕。你们拥有一个复杂的系统
,他吐出来许多数字,让你们能够测量某些因素。但还有些别的因素特别重要,可是你们没有相关的准确数据。你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但就是没有数据。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①过度强调哪些有相关数据的因素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让人们有机会使用在高等学府学来的统计学技巧,并且②不把那些可能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因素
考虑在内。
这是我终生试图避开的错误,我从来不后悔自己这麽做。
rainbow 2015-05-20 18:11:49
I:单一思维的局限性:
在单一思维下,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我们只考虑到了某些因素而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另一部分的因素,最终形成了铁人综合症。
如何应用多元思维
1.初级阶段:每种思维就像一把工具,通过将其列一个检查清单,逐个检查发现最优方法。
2.高级阶段:每种工具的适合应用场景了然于心,遇到问题可以立刻找出最优方法。
A1:关于经济学的局限性我想到了昨天看的战隼的文章。其中提到,每个企业研发新产品都会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就不会开发尤其是现在产品畅销的情
况下。但是这没考虑到如果别的企业开发出了很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之后会出现什么后果。
发散:这就像决策力中提到的聚光效应,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其他因素。
关于工具使用阶段。kindle的使用过程正好符合。一开始我只会简单的推送,把网页内容粘贴到word,每次都要登录邮箱然后发送邮件。之后我开始使用cablir
e转换格式,可以把多种文本在kindle上阅读。再以后我不断了解现在PC端用剪藏笔记插件对网页内容进行收藏,再用印象笔记导出到本地用cablire转换格式,
一键推送。移动端,微信就用亚马逊推送,新闻资讯用instapaper和pocket并且用IFTTT关联,再用instapaper定时推送。一开始我要各种方法
去试,现在就可以想到哪种方法最适合。
A2:就学习方法这个主题进行段时间密集阅读然后实践。书目包括《如何高效学习》、《学习之道》《像加勒比海盗一样学习》其中海盗这本书的亮点在于考虑到心理方面的因
素。
紫色夜幕 2015-05-20 21:18:51
I部分:
经济学的这个大的整体缺陷就是它的封闭性,而封闭性又导致了它过分看重定量分析,而忽视了定性分析。
如何避免:1、意识到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缺乏数据支持的;2、需要有更多的工具,不仅是定量方面的,也要有定性上面的;3、不要总想着炫耀自己数学方面的技巧
;4、列出一张检查清单。
发散:人都有感性和理学两方面,不过在现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理性思维占据上风,特别是有数字支持的理性思维,使得我们会忽视自己的感性的东西。前面拆过
的《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其实就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东西,但它对我们的生活却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A1部分:
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搞质量工作的,质量就特别强调数据,Show me your data,通过数据分析去定位问题。大多数情况这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但有时
获取数据十分困难,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却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判断出问题之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先按照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但在后面的汇报材料上,却无法这
样写出来,因为会被人质疑是一时的侥幸,所以往往是根据结果反过来设计实验,获取数据。现在看来就是经验和直觉是一种定型,而数据分析是定量,定量的解决问题过程更容
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前两天听《冬吴相对论》里面也提到,我们一直相信因果关系,那是一种简单的上下关系,而这个世界时复杂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得出因果关系
,而只能得到相关性的结论(不是说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可能有若干个因果关系才得出最后的结论。这里因果关系属于白盒试验,而相关性则是一个黑盒试验的结果)
A2部分:
作为一个工科女,我一直都很喜欢用数字说话,而忽视感觉。还是要继续坚持在这方面进行恶补,1)坚持禅绕画的练习,培养自己的耐心与敏感;
2)阅读心理学读物,了解大脑的感性方面的思考方式和模式。
Lawrence 2015-05-20 21:29:56
W16_DAY3
I:
【只学经济学的缺陷】
过度的自闭,让思维模式变得过度单一,思考过于封闭。
解决的办法:多元思维模型。不能只拥有一把铁锤,你必须拥有所有的工具。
努力掌握所有的工具,并在头脑中把它们排成一张检查清单,那么你们将会得到许多其它方法得不到的答案。
A1:
这个片段并不好拆解,我所理解的是昨天“多元思维模型”的延补充。我想芒格的思路更多的是系统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脑中积累丰富的问题解决工具,等到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调 取、组装、实践。
就拿现在做项目策划的工作来说,要想成为一个大牛,就需要了解很多知识,广告学、传播学、写作、知识管理、用户心理、社会学、人际沟通、设计、创造力等,甚至更多不相 关的,如果上述这些我都能够熟练掌握,那么我将很有可能把工作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局面。
但目前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拥有的锤子实在太少了,细想一下,我现在的创意产出很多都是借鉴前人的经典案例,在微博、花瓣、知乎上搜集结合公司的产品改变,等到实际操刀 ,我所动用的知识实在少得可怜,当然这也能够达成一定的工作目标,但我不希望自己仅限于此。
我希望在工作里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做出自己的代表作,而不是“模仿抄袭”。
A2:
之前一直给自己开出了培养营销策划能力的书单和学习计划,现在是要抓紧制定一个了。这周用思维导图做出来。
熊赳赳爱学习 2015-05-20 23:02:38
I
我理解的“铁锤人综合症”,不仅要考虑可以量化的因素,而且要充分考虑其他不能量化的信息,比如人的情感、社会道德、人与人的差异性等因素。
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常识。
当一个人过分依赖工具、数据时,或许就会变得没有常识,而这时就开始进入一个怪圈,成为一个科学怪人什么的。
而当迷信工具和数据时,基本就是走向执着而刚愎自用的灭亡之路,认为别人都是无用的,工具可以告诉自己一切数据、而数据可以解释一切。
当自己列了一个check清单后,当收到数据反馈时,要想一想它的原因是什么,不要一刀切地下结论。可以批判性的思考一下,除了如何做、多少钱做,还包括何时、何地、
何人等因素,尤其是对方为什么这么做有关。
放下对自己封闭的执着,更多跳出结果本身,开放地理解他人。
A1
不考虑人性的KPI,就是万恶的KPI。
A2
最近一直在试图收集证据,以保证控制分管内容各部的局面。
看来要改改策略,打算从明天开始,先去问问对方都做了些什么,他出于考虑是什么,他自己是否已经有打算。
风之弈语 2015-05-21 00:03:04
现代企业喜欢分析材料,尤其是PPT,在相当的范围内这些数分析工具的作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很多企业的市场和销售人员自嘲,自己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精通了PP
T的各种展现形式和组合工具。
应该说数据分析是最复杂的,也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说服人的,但也是最可怕的。之所以说它可怕,是因为数据分析是有相当的偏差度的,而且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它的偏差度
会不断的摇摆。影响它的因素会有:
1、建模人员的能力与经验;
2、取数或分析人员的能力与经验:
3、系统能力的完善情况;
4、对手的干扰能力;
5、市场的导向(比如政府的决策);
6、完成时间的紧迫与否;
7、高层人员的倾向性;
……
之所以提这些,并不是说数据分析是无用的,而是说数据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并不是是一种完善的工具,过度的强调数据,可能会让人思维固化在现有的模式中,或者说选择性
的忘记了那些可能没有数据,但是更加重要的问题。
在当前这个社会中,一个新的情况出现时,数据往往是缺失的,比如说,淘宝刚出现时,实体店怎么通过数据去分析淘宝会重点向哪里发展?比如说,360杀毒出现时,传统厂
家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出周鸿祎的盈利方式是什么?比如说,支付宝的出现,银行通过数据能分析出它以后将冲击信用卡支付?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尝试分析心理:你如果想了解对手、客户、政府等人,那么心理学太过重要了。原因在于,人类的感官有时候会短路。了解别人的心理,是极其重要的知识。冷读术和微表情是现
在比较流行的心理类辅导书籍。
尝试寻找灵感:很多成功决策的关键点是灵光一现,也许我们不能太相信灵光一现,但是绝对不能忽略它。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在文学、数学、音乐、商业等无数行业
中起到的作用已数不胜数。
尝试观察趋势:趋势概念的起源为股票市场,因此很多时候,趋势也被人们当作是数据分析的结果,但实际上,有股市经验的人都知道,以往的分析是无用的。真正的趋势,是那
些看不见的,但是有可能感觉的到的因素在决定着。因此,我们看到的趋势常常与表面的数据相反,又没有规律可循,但它就是趋势。
……
也许还有更多,无法一一列举,但是请相信,只要是我们学过或接触过的学科,都将是一种思维方式。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数据分析中的缺陷。
A1:我承认,我是一个数据模型的忠诚追随者,因为除了它,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具体化的,具体到可以说服领导、同事或者伙伴。但是,我也知道,数据有时只是人
的想法的体现。
我曾经有过经历,当我需要在三天之内拿出一个关系公司决策的分析材料时,我更关注的是利用现有数据如何能够说清、说圆,而不关心是否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印证,因为我没有
精力了,而且领导也不会有耐心等待,高层常说的一句话是:时间不等人啊。
于是这样出的就只能是这个结果了,虽然它未必一定是错的,但我也没有把握说它是对的,它只是利用现有数据得出的一个相对完善或者说可能性比较大的结果。
再比如,如果我去谈一个客户,那么客户看到的PPT或数据材料会和我的愿望相冲突吗?显然不会,但它也是数据,而且是一个很精美、很有说服务的数据。
A2:报歉,其实我不知道今天在写什么?以上都是摘自各种以前写的的文章,我是该继续多读些书吗?
我的读书小窝 2015-05-21 09:18:06
2015.05.20 《穷查理宝典》拆书片段W28-day3
I 解决问题需要正向思考与逆向思考
今天的拆解知识是我通读了《穷查理宝典》的第九讲:论学院派经济学:考虑跨学科需求之后的优点与缺点,所以今天的拆解会超出风给出的片段,是我读完之后的个人理解与归
纳。
一 归纳
(1) 经济学首先是跨学科的一门科学,它的优点是:一,经济学的发展生逢其时,生逢其地,发展前景很好。二,经济学总是比其他软科学更加强调跨学科研究,它总是从其
他学科吸取所需的养分。三,它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软科学领域最优秀的人才。
(2) 经济学的缺点是:一,致命的自闭,导致“铁锤人综合症”,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封闭是因为虽然它从其他学科吸取所需的养分,但是却
没有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他学科与他自己的学科融会贯通。
(3) 二,没有采用硬科学基本的全归因治学方法。经济学虽吸收其他学科养分,但是却没有指出这些知识的来源,导致不能很好地吸取所有学科的精华以及尽可能化繁为简地
使用所有知识,最终导致削弱自己的能力,让你无法做最好的自己。
(4) 三,物理学嫉妒,经济学追求虚假的精确,其实是指不需要达到过度的准确,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著名的话“一切应该简单,但不能过去简单”。
(5) 四,太过强调宏观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微观经济学正是一种正向思考与逆向思考的好的学习方式,遇到问题,要进行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
(6) 五,经济学综合的太少,不但没有综合传统经济学之外的知识,也没有综合经济学内部的知识。
二 我的个人理解
查理的第九讲,讲的是跨学科的经济学的优缺点,特别是讲了缺点,虽然经济学是吸取了软科学的养分,但是却没有深入了解其学科的模型,也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查理很推崇
使用硬科学基本的全归因治学方法,即要吸取学科精华,指出基础知识的来源,尽可能化繁为简的使用知识。其中也对文中提到的“铁锤综合症”提出了解决之道:拥有全套工具
。那么全套工具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指的是运用某些在大量复杂系统都非常有用的近似运算法则,这里的知识我在A1进行补充,也希望能够启发大家。
A1
“铁锤综合症”提出了解决之道:拥有全套工具,它指的是运用某些在大量复杂系统都非常有用的近似运算法则,这些运算法则的原理都差不多:极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于下面这
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1. 将一到两个因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
2. 增加一些成功因素,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效,这种成效的提高通常是非线性的,让人想起有关临界点或者物理学中的临界物质理论,
3. 将几个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4. 顺应某些重大的潮流。
扩展:(我自己的思考)
上面举例的是极度的成功的思考因素,那么如果进行延伸,可以延伸到哪些方面?比如失败?这里延伸的地方,我还没想到,但是我想说的是读完这个第九讲,需要关注的是:文
中提到的硬科学是什么?软科学又是什么?硬科学的全归因治学方法指的又是什么?近似运算法则又是什么?查理自己也提到学院需要关注他在演讲中举例的微观经济学问题,那
么我们读完后,又该怎样理解他提到的观点?
写到此,我脑中闪现两个场景:一,回想起了在开智群里看阳老师他们推荐的书,阳老师提到的五大元学科,那么我在想查理说的多元化思维提到的很多学科,是不是也有某些联
系,其实有点说不清楚,我想我要表达的是如何读书的观点,暂时先放下。
二,昨晚看《用脑拿订单》,里面提到了此书是研究成功的,不是研究失败的,因为研究失败不会给人任何启发,研究成功才可以找到路径,这一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和
A1提到的查理对“极度成功的因素到归结“的关系是什么?
哈哈哈,上面都是我的乱乱想,恩,好像忽然明白一点:左脑擅长分析,右脑擅长整合,开发右脑对我来说很感兴趣了,打算多用点工具,是图形类的。
A2
看看大家的理解,再看看是不是有启发,暂时不写了。
Antonia Chang 2015-05-21 10:27:02
I:
病症:“铁锤人综合症”,在经济学以及其他领域体现为过度强调那些有相关数据因素的重要性,不把那些可能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因素考虑在内。
处方:为了避免患上“铁锤人综合症”,我们必须拥有所有工具,并且在使用它们之前应该列出一张检查清单,而不是指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自己跳出来。
A1:
读完这个片段,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铁锤人综合症”的深度患者,按照文中的说法“铁锤人综合症能够把人变成彻底的白痴”,我可能已经是个彻底的白痴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一直以来在工作中不断地被领导要求、当然自己也在不断地追求“结果导向”。当需要汇报工作的时候,领导首先会问“效果怎么样”,潜台词可以直接翻译为“有销售额的
增长吗”,“有意向客户的增长吗”,“有的增长吗”……为了体现工作价值,至少为了应付差事,我也得找一大堆可以量化的指标各种算,呈现各种图表。当然如果我规
划要做什么事情,也得先量化出一堆指标“预计会有销售额的增长”、“预计会有意向客户的增长”、“预计会有的增长”,才能有胆量去申请项目预算。
当然,一直以来我非常认可查理所说的,有些重要且无法量化的因素绝不容忽视,但我的做法是找到这些重要因素,并创造方法尽量把它们量化。比如做一次客户活动,除了要关
注销售额这类可量化的数据,有些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很多客户并没有当场购买我们的产品,但他们对我们的品牌产生了好感,这可能会促使他们以后的购买行为,我汇报工作
的时候怎么汇报呢?我总不能说“据我们观察,很多客户都特别喜欢我们的产品,拿着我们的产品反复地看,不停地询问”吧?怎么办,那就创造一个方法让这个因素可量化,于
是我们在活动现场摆放印着二维码的易拉宝,由工作人员引导“您喜欢我们的产品吗,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吧,我们会为您推送优惠信息。”活动结束后统计官方微信的新增
关注量就好了。这只是一个小例子,我其实很想问问查理,我这种非常关注可量化的数据,同时又会将很重要的不可量化的因素创造方法量化的人,是不是算是过度强调数据了?
A2:
以后在工作中,无论是项目规划还是总结,先拓展思路,把所有重要因素都罗列出来,除了关注重要的可量化指标,对于不可量化的指标同样要关注,但我还是会想办法将它们量
化。
其实我想说——我不是查理,我也不是唯一的铁锤人。
我既不是生活在美国,也不是投资家,我只是一个中国的小小打工者,很多事情自己也左右不了,有创新意识,但顶多搞点微创新,不能太反骨,否则老板会说“你去会计那儿结
账吧”,透露一下,我曾经干过这种事,我当初走得很潇洒,没想到刚走每一天,我的位置就被别人顶替了,而且人家干得风生水起,所以很多事情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干出来是
另外一回事,很多事情在私下里可以干,但在职场就干不了了。
花儿乐队有句歌词“如果白痴都会飞,我简直活在机场周围”,我觉得自己能够做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就很不错了,既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苟且,也不磨灭心中的诗与远方,当身
边绝大多数都是“铁锤人”的时候,我们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吧。
(笑笑)
李小曼 2015-05-21 16:35:04
Dya3
【i】
在经济学、商业领域、学界和各种领域中,“铁锤人综合症”也一直操纵着每个人。而且越是专业性强的人越容易犯这个错误,他们会习惯的并且盲目迷信于自己的领域和自己的
专长,会时常拿着自己的铁锤人去检验周边的人、事、物,并对自己的专业水准和专业数据都非常自信,对由此而造成的自闭完全是个盲区。
铁锤人综合症能够把人变成彻底的白痴,而治疗它的唯一良方是拥有全套工具。因为只有全套工具才可能做出客观又全面的评价,才不至于让自己掉入专业的深渊。
而数据,是最冰冷、最真实、最冷酷、最客观也是最主观的东西,尽信数据等于无数据,如同尽信书而无书一样
。我们要去尝试分析数据和数据背后隐藏的东西,尝试用整体结构和高度去全面看待。芒格尚且终生试图避开这样的错误,我们这样的平凡人更应该如此。
【A1】
知道蕃茄钟了就一门心思去做蕃茄,知道晨型人了就一口气在微博上打了半年的卡,知道敏捷个人就跟着周老师练了几个月,真正是狗熊掰棒子,眼界打开了,看什么都新鲜,总
是羡慕大神的各种能力,却不知道他们已经搭建好很多成熟的体系,避免自己刚开始成长就变成拿着铁锤的人。
体系体系,现在越发了解坐井观天的狭隘感是什么了。那天听微信课提到“罗振宇有160万的会员,而这世界上有160万人都知道的事你居然不知道”,也表达了单一的角度
去看世界是行不通的。
【A2】
1、 坚持定量阅读,从别人的经验里挖掘适合自己的东西。
2、 坚持练习思维导图,找到用导图思维打通
李小曼 2015-05-21 17:12:14
DAY4
【A1】@紫色夜幕 从生活中总结的干货:经验和直觉是一种定型,而数据分析是定量,定量的解决问题过程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因果关系与白盒试验&黑盒试验
。说得太高深,不明觉厉!
@rainbow 提到的“聚光效应”,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其他因素。工具组合应用得很棒,赞。
@风之弈语 “我一个数据模型的忠诚追随者“一句道破了他是经理的身份,果然我这样的小兵看得高得多得多(我还得继续拍拍他,周六指着他全力搞定拿下帮主呢,哈哈),
数据被最大化的时候,显然大家就不再关心它背后的真实性和故事了。
@我的读书小窝 小脑袋瓜子里装得多少神奇的问号呢?瞬间想到的是硬科学是什么?软科学又是什么?硬科学的全归因治学方法指的又是什么?近似运算法则又是什么?查理自
己也提到学院需要关注他在演讲中举例的微观经济学问题,那么我们读完后,又该怎样理解他提到的观点? 棒棒棒棒!
@Antonia Chang 你这么坦诚呀,简直爱死你了。
你的破解之道也很棒——找到这些重要因素,并创造方法尽量把它们量化。
先抄后超,@不止大师加油!期待你你独特的声音,和你的杰出代表作
【A2】推荐@rainbow的主题学习+实践,真是个最好的学习方法。
@紫色夜幕 禅绕画+阅读心理学读物,泡妈太强了!
@Antonia Chang 当身边绝大多数都是“铁锤人”的时候,我们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吧。 同意同意同意
我的读书小窝 2015-05-21 18:49:56
2015.05.21《穷查理宝典》拆书片断W28-DAY4
I 推荐
1.@风之弈语 分析数据的缺陷真的太精彩了,行家啊,蛮有意思的。
2.@风的色彩 提到的“越是专业性强的人越容易犯这个错误-铁锤人综合症”这段解读太精彩了。
A1 推荐
1.@rainbow 多尝试到现在应用自如,太棒了。
2.@张不止 我也认同你的这个观点“芒格的思路更多的是系统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脑中积累丰富的问题解决工具,等到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取、组装、实践”。
3.@ Antonia Chang 创造性的将重要因素量化,如写到的二维码这个想法,真的太赞了,好棒,笑笑,以后多向你学习。
A2 推荐
1.@ Antonia Chang “我想说“这部分,太精彩了,让我们“ 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吧。
紫色夜幕 2015-05-21 21:00:25
I部分:
@熊赳赳爱学习:当一个人过分依赖工具、数据时,或许就会变得没有常识。这句话说得太赞了。
@风之弈语:指出了数据分析存在了哪些方面的偏差,会影响到我们的正确认识。
@我的读书小窝:对整个片断的扩展。
A1部分:
@风之弈语:对于朝晖的案例,相信有过职场经验的人都会感同身受的。
@笑笑:把重要非量化的因素想办法去量化,然后又会陷入铁锤人的圈子。笑笑的问题提得好。
A2部分:
@熊赳赳爱学习:对于控制不仅要从数据上分析,也要多问问对方的想法
@风的色彩:从别人的经验中发掘适合自己的东西。偷师的好方法。
银色羽毛 2015-05-21 22:11:21
R28D3
I:目标:治疗“铁锤人综合症”
表现:过度依赖数据,量化模型,忽略了其他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影响因素
方法:
1、拥有全套工具(关键)
2、将使用的工具列一张检查清单
3、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出相关合适的工具
补充:经济学的缺陷除了它的封闭性之外,还有许多经济学理论其中包含许多要求苛刻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在现实社会中许多是难以满足的,于是将其结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偏
差就不可避免了。
A1:该片段暂时没想到自己合适的案列。看过一本书叫《统计数字会撒谎》,发现即使用数据说话,里面也有不少陷阱。比如用不充分的样本得出一个自己想要的结论出来,书 中有个小例子:"用户反映使用多克斯(Doakes)牌牙膏将使蛀牙减少23%",大字标题历历在目“你希望减少23%的痛苦,于是接着往下读。你发现这些结论出自一 家信誉良好的"独立"实验室,并且还经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证实。”然而,相比于这种商业上的数据,我们的日常经验很容易告诉我们:一种牙膏很难比其他牙膏好。那这个23 %的数据还有这个结论是怎么冒出来的呢?原来被测试的用户仅由12人组成。结果是用了一个小样本依靠机遇形成了一个毫无指导性的结论。
A2:
1、本月进行一次”甄别数据说谎“的主题阅读。
2、列出可检测的问题清单:如何鉴别依靠数据推出的结论的有效性。
3、 留心平时调查报告,商业广告的相关数据以及依靠数据得出的结论,有条件的用问题清单来检验。
张颢腾 2015-05-21 22:59:34
I:
@风之奕语 说出了数据的一个问题就是只能强化现有的结论,让思维固化到现有逻辑中
@tt 对原文进行了全部的扩展
A1:
@tt 终于知道查理芒格的全套工具到底是什么了
@笑笑 这种把不可量化的因素创造方法量化的做法觉得很好
A2:
@泡妈 被泡妈说的现在我也对禅绕画有浓厚兴趣了
@笑笑 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严重同意
张颢腾 2015-05-21 23:17:09
I:
单一思维导致自闭,自闭导致铁锤人综合症,铁锤人综合症能够把人变成白痴。
治疗的唯一方法:拥有全套工具,培养多元思维。
A1:
现在很多彩票分析师,每个人都号称自己发现了彩票的规律,并能给出自己的预测。但这都是基于大数原理,也就是抽奖多次的话,每个数字都接近平均,所以他们说已经连续出
现两期22了,这次肯定不会是22了。但是他们忘记了每次的开奖都是一个独立随机的事件,而大数原理的一个真正含义是进行的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的均值,对这一次并没有
帮助。
还有最近听《罗辑思维》的一期关于中医的节目,发现很多时候中医偏方也是单一思维的产物,某个人吃某个独特的东西然后病好了,然后就把这个东西奉为祖传秘方,但是这个
病可能是自愈的,可能是偶然吃另外的东西起的作用,也可能是安慰剂。但是单一思维的情况下产生了中医当中无数的偏方。
A2: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坚持进行主题阅读,避免单一思维
蔬果心 2015-05-22 04:34:15
原文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468491/
I:
目標:避免或治療”鐵錘人綜合症“
What:過度強調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How: 掌握所有的工具,並把工具列成一張檢驗清單
Why: 大棒:指望在需要的時候合適的工具跑出來,這會錯過很多機會;
胡蘿蔔:得到許多其它方法得不到的答案
擴展:過度強調某個工具/方法都會出問題,尤其要警惕使用那些我們覺得很cool的技巧,凡是還是以“找到達到目標的最好路徑”為指針好
A1:
文中講到的”人會過度強調相關數據的因素重要性,是因為這讓人們有機會使用學習到的統計技巧“,讓我想到之前我研究SEO,覺得是這個關鍵詞的原因,或者是搜索引擎的
算法可能是那樣的....但後來發現,搜索引擎的算法會變,關鍵詞會變,其實想提高流量的最本質的是1.做好應該有的內容;2.把網站做的合乎標準,就是說用心做好網
站細節,這才是關鍵
A2:
做產品/工具分析時,加上適合的環境,因為沒有產品/工具是一無可取之處的
蔬果心 2015-05-22 05:26:02
I:
@rainbow,將思維工具分廠兩個階段,使得操作起來更方便
@泡媽,將經濟學的封閉性的原因,並且如何避免寫的很仔細,同時引出“感性”和“理性”這兩塊
@熊熊,當一個人過分依賴工具、數據時,或許就變得沒有常識──這點對我這樣經常跟工具、數據打交道的人來說,要成為提示牌
A1:
@rainbow,對企業研發新產品考慮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進行思考,覺得很棒
@泡媽,做程序也是這樣,有時bug出來了,也有第一個反應是哪裡錯了;我也想聽《東吳相對論》,我覺得中國文化裡面好多瑰寶
@笑笑,運用查理的方式,意識到自己有可能遺漏的重要的但還沒有量化的數據,并想辦法量化,從而更好的說明給老闆/客戶,這個做法,很棒。
A2:
@笑笑,讀者笑笑的A2,覺得好有畫面感和喜感,我看我的作業,覺得就是骨頭啊,沒有肉,原來我還是個“骨幹人”
@喬陽,針對破除數據病症的做法很仔細,我也想瞅瞅“甄別數據說謊”
Antonia Chang 2015-05-22 09:39:10
推荐I:
@紫色夜幕
如何避免封闭性的四个层次非常清晰:(1)意识到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缺乏数据支持的;(2)需要有更多的工具,不仅是定量方面的,也要有定性上面的;(3)不
要总想着炫耀自己数学方面的技巧;(4)列出一张检查清单。
@熊赳赳爱学习
师傅的一句“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常识”让我想起了我爸,这也是我爸最爱说的一句话,果然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呀!
@风之弈语
关于数据分析这段理解特别深刻,我也是数据分析爱好者(give me 5),哈哈,直接复制下来,好好学习和消化!
推荐A1:
@rainbow
关于kindle使用的这块跪了,太强大了!
@紫色夜幕
“我们一直相信因果关系,那是一种简单的上下关系,而这个世界时复杂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得出因果关系,而只能得到相关性的结论(不是说没有因果关系,而是
可能有若干个因果关系才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段好深刻,受益匪浅,感谢!
@我的读书小窝
你简直就是学霸呀,而且思维极其活跃,可以各种调取信息和延展,你就是小熊赳赳。
推荐A2:
@紫色夜幕
我也想研究一下禅绕画了,希望向您学习!
(笑笑)
水煮猴 2015-05-22 11:25:13
I部分
铁锤人综合症,我所理解的就是过分的强调某一领域里面内容,忽略了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交互性,它的后果是把人变成彻底的白痴,治疗的方法是拥有全套的工具,并把这些工具
列成一个清单,时时进行检查。
A1部分
原文中提到的经济学中过度强调的量化因素让我想起了在做绩效管理的时候,设立绩效指标时也会非常执意的考虑一些定量的因素,过度的定量往往会容易让人没有可以发挥的空
间,反而把人的行为限定在框架范围内,而限制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更好的实现更好的目标。
A2部分
尽量多的拓宽自己的工具,学习各类知识。
风之弈语 2015-05-22 11:29:39
推荐I:
@熊赳赳爱学习 :“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常识”说的很对,我们应该避免常识性问题,但是我依然有点不明白,常识性问题不是也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吗?我们不能
做一个数据狂人,但是又怎么可能把数据的比重大幅降低呢?即使意识到问题,现在似乎是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毕竟现在是分析利弊,还是数据比较靠谱。
@我的读书小窝 :我要再说一遍,这个小家伙有点逆天。这知识也太广泛了,简单就是违反常识。
推荐A1:
@熊赳赳爱学习:如果能消灭KPI,我想信替代数据的新工具就不远了。
@张颢腾:“我希望在工作中发出自己独物的声音”,看了这一段,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我应该是可以写出A2的。
@紫色夜幕:通过结果反过来设计获取数据的这段,真是同感呢。关于因果关系更是讲得太透了,我也听《冬吴相对论》,咋就忽略了这段呢?
@Antonia Chang:我只想说一个字,我也是……
推荐A2:
@紫色夜幕 :这几天一直在琢磨怎么落实学禅绕画这事呢,既然可以通过它培养敏感性,那我抓紧!
@Antonia Chang:“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这段说的咋这么有理呢?我明白了,尊重现状,我逆不了天,但我也要追求自己的工
具箱,哪怕只是在私下的验证,我也会有所收获。
水煮猴 2015-05-22 11:31:44
I部分推荐
@紫色夜幕 拓宽关于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熊赳赳爱学习 过分依赖数据会让人变为科学怪人,说法很有意思;
A1部分推荐
@紫色夜幕 强调数据的工作内容容易让人有直觉的产生;
@熊赳赳爱学习 最近做绩效指标设计,深有感觉;
A2部分推荐
@紫色夜幕 用禅绕画的方式训练自己的大脑;
阿尤 2015-05-23 04:06:54
I:
铁锤人综合症是指那些手里拿着铁锤,觉得世界就像一颗钉子的那些人,因为手里只有一种工具,所以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应对所有的状况,这样会很傻、很有问题。治疗铁锤人综
合症的方法就是掌握多种甚至所有的工具。
把你的工具列成检查清单,让它们清晰化、完善化,不断练习用它们结合或协同来解决问题,你就不知不觉中会拥有多元思维模型,而你就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力量。
在经济学领域和商业领域,铁锤综合症的体现是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而不把那些可能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因素考虑在内。
启发:训练自己的多元化思维,就要多掌握重要学科的理论和常识,并且经常使用它们。有效地方法是把自己学过的学科理论模型列成清单,并用其联合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 个人才智的突飞猛进。
A1:
在工作中,随着年资的累积,每年都会参加公司的培训或者外面的培训,也会通过自己的读书吸收很多知识和理论。在面对工作内的问题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联系到学过的一些工 具加以利用,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些工具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但是自己也会有参加培训后,把学过的工具搁置一旁睡大觉的,并没有真正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例如,对 于我们公司的一线销售人员来讲,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区域管理、人际影响力、高效会议等知识和工具都是公司相继培训的,我们在日常的辅导也会基于这些工具来跟进、评估 他们,高绩效人员是那些能综合灵活运用这些工具为己所用并且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用一两种工具机械应用的人。
A2:
1)周末用2个小时盘点一下自己手中和工作相关的工具(汇总一下以往做过的培训或看过的书中的实用工具);
2)用两周的时间把这些资料重新梳理一遍,分为经常用的、不常用的和没有用过的工具,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那些有用但是疏忽的工具实践时间表,督导自己持续去练习
。
3)养成定期整理自己多种思维模型下常用工具的习惯,希望自己能每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整理,同时能借此也评估自己每个月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阿尤 2015-05-23 04:46:32
I推荐:
@rainbow 将多元思维应用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来区分,很容易理解。
@紫色夜幕 理性和感性结合,让自己的思维具有开放性,而不是封闭性。
@张不止 解读得简明扼要。
@熊赳赳爱学习 列清单,并且在收到数据反馈时自问和批判性思考,放下对自己封闭的执着。
@风之弈语:从PPT入手,发散到了多元思维汇集,给出我们要结合多种工具来弥补数据分析中的缺陷的结论。
@我的读书小窝 查理推崇使用硬科学基本的全归因治学方法,吸取学科精华,指出基础知识的来源,尽可能化繁为简的应用知识。并且在A1中梳理了极度成功的要素。
@风的色彩 去尝试分析数据和数据背后隐藏的东西,尝试用整体结构和高度去全面看待。
@银色羽毛 方法有条理,容易记忆。
@蔬果心 目标-WHAT-HOW-WHY的梳理一目了然。
A1推荐:
@rainbow 谢谢对Kindle里面多种工具的传播,就这个领域来讲,我目前就是一个“铁锤人”,以后也要尝试多种工具来操作实践,来提升这方面的相关技能。
@熊赳赳爱学习 思考自己设定的KPI了,要结合人性考虑,哈哈,这是各地拆书帮分舵的幸运哦。
@我的读书小窝 结合阳老师和《用脑拿订单》来思考多元思维,虽然提出了问题,还没有答案,还是给你的求真态度点赞!
@Antonia Chang
剖析自己是深度的数据化工作者,不过关注可量化的数据,同时又会将很重要的不可量化的因素创造方法量化,这不也是多思维模式工作的体现吗?
@风的色彩 保持好奇心,打开视野,拥抱世界上的各种精彩。
A2推荐:
@紫色夜幕 在感性方面的自我提升计划,我一直敬佩泡妈的坚毅学习精神及其说到做到的励志行动!
@张不止 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熊赳赳爱学习 走出控制,多去了解对方,让每一个人都做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Antonia Chang 超喜欢你的“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这句话。
@风的色彩 定量阅读和思维导图,同行哦,师姐(你是01期,我是07期)。
@银色羽毛 本周就设置具体主题和问题练起来了,行动力超强哦!
银色羽毛 2015-05-23 22:47:26
R28D4
I推荐:
@熊纠纠 抛弃了常识去追求工具和数据是多么可怕,很及时的提醒。
@风之奕语 对数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罗列详细,到位。另外给出了一个实例,接下来还有我们该怎么办的行动建议,干货满满的I拆解。
@tt 全方位360度无死角式拆解与补充。
A1推荐:
@紫色夜幕 直觉经验有时相比数据分析能更快判断出问题所在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另外提到的大数据从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的转变放在这里也会有很好的启发。
@rainbow 对kindle这个阅读工具满怀热情各种捣鼓,终于从各种方法中挑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很厉害啊~
@笑笑 将看似不可量化的因素想法设法量化统计,例子中的这个统计微信关注量我个人认为不算过度强调数据,我倒觉得是很有创新意识的做法。
@张不止 先模仿积累别人优秀的案列,再次基础上再创造,相信一定能做出你的代表作出来。
A2推荐:
@紫色夜幕 用禅绕画和心理学读物来平衡理性思维,加强感性思维,这种平衡思维的做法非常赞~
@阿尤 计划中详细设置了时间,高效能的计划是这样炼成的~
rainbow 2015-05-24 15:45:22
I:@泡妈 发散里提出的理性和感性,我们确实有时会忽略这种内心的感受。
@熊赳赳 人的情感、道德、
心理等因素不可量化。
@风之奕语 在发现理性缺陷后通过对心理 灵感 趋势等感性因素进行分析。
A1:@泡妈 很多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就像我最近体会到了学习不光是方法毅力。首先你需要有充沛的精力体力,其次你还要有一定时间的专注力。此外我们
还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我们的认知模式。这不是一个简单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因为我发现自己困的时候就会想看手机小说,同时上考研数学辅导班四个小时中间只休息十
分钟左右,照样可以全神贯注但是有些无聊的专业课十分钟就已经是极限。这些就不是一个毅力所能解释的。
@风之奕语 提到了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经过我们呈现出来时已经具有了主观性,我们可以选择选取哪些数据如何呈现它。
A2:@泡妈 通过绘画了解感性,读心理书籍。
@笑笑 灵活的处理办法,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然后又把不可量化因素量化。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苟且也不磨灭心中的诗与远方。
幸福幸福 2015-05-24 21:42:30
I部分
主题:如何治愈铁锤人综合症
症状:过分关注复杂的系统和有数据支撑的因素;忽略那些无法统计、但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疗法:运用多元化思维,建立全套工具的检查清单系统,对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忽然想到颢腾之前的思维检查表,是不是一个意思呢?请颢腾指教。
A1部分
看到铁锤人,就想到学习个人成长的过程,恰好是从铁锤人重症患者不断治愈的过程。
之前觉得自己要快速成长,就要充分利用时间,所以开始学时间管理,番茄钟,doit,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希望借此提高成长速度。这段时间认为效率可以解决一切
问题。
后来发现计划往往完不成,一方面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另外是因为自己执行力不够,于是开始推进行动管理。“努力去做就好了啊”会是这段时期的格言。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
热血开始冷却,会反思这么”忙碌而充实”究竟为了什么?行动管理的一套方法论,这个“铁锤”已经不能解答我的疑问。
这个时候,开始接触目标管理,也就是“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而目标管理的根本在于自我认识,通过种种模块化的评测系统,九型人格、MBTI、盖洛普优
势选择器、财富原动力等等,以及与周围亲人好友的深入交流,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目标,认识周围人对自己的期待。这样自己的目标就丰富而清晰了起来,也因为他
人对自己的期待而充满了动力。
然而,正如《瞬变》一书所说,要真正实现改变,单单描述愿景是不够的,愿景诉诸感性,抓住一个点,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激发出改变的意愿;然后才是诉诸于理性,弥补感性
动力持久性不足的问题。
然后又回到了个人成长管理的最初,也就是最基本的行动管理,而这个时候的“铁锤”已然不同于昨天。
所以,这整个过程是单一模型上不断累加新的模型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是一个从单一思维慢慢地向多元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检查表不断丰富,而PDCA的循
环则成为启动模块叠加的关键节点。
A2部分
1. 数据支撑只是支撑决策的一种因素,所以,在考察自己个人成长管理成效的时候,日计划、周计划完成率只是一种辅助手估。
2. 在每一次决策过程中按照思想+感情+直觉+计划+标准的方式进行检验,用数据进行辅助支撑。
幸福幸福 2015-05-24 21:54:51
我推荐的I:
@风之弈语 历数数据分析之所以不能完全作为单一决策模型的缺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我推荐的A1:
@熊赳赳爱学习 不考虑人性的KPI,就是万恶的KPI。 字字真言。
@风的色彩 这应该是我们遇见的第三个在线组织了,缘份吧~你说的一切就好像我一样~多元模型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与君共勉
@银色羽毛 用了《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个很鲜活的例子,说明了只用数据去思考而不加以批判的局限性和风险,特别让人警醒啊~
我推荐的A2:
@阿尤 第三天练习最棒的A2,没有之一
黑May在路上 2015-05-24 22:43:38
W28_D3 经济学的缺陷
I:经济学的缺陷:自闭、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后果:引发”铁锤人综合征“
个人会犯的类似错误:1)过度强调那些有相关数据的因素的重要性;2)不把那些可能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因素考虑在内
治疗良方:拥有全套工具;使用时列成一张检查清单
A1: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Thinking out of the
box“: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盒子里,盒子就是我们已经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只有不断跳出盒子,才能不断突破。
这个盒子的比喻和铁锤的比喻非常相似。坦白讲,我自己就是个铁锤人,也生活在自己的盒子里。
A2: 要避免成为“铁锤人”、跳出自己的盒子,没有捷径可走。
1)仔细阅读小伙伴们的拆解,看大家从哪些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2)遇到问题时想出至少三个解决方案
3)经常尝试做以前没做过的事
黑May在路上 2015-05-24 23:00:45
我喜欢的I:
@泡妈:感性和理性的分析很有道理
@风之弈语:汾西路数据分析的优缺点,补充了三种方法:分析心理、寻找灵感、观察趋势
我喜欢的A1:
@rainbow: 介绍的kindle的使用非常实用,收了
@幸福幸福:自我成长的探索对我很有启发
我喜欢的A2:
小伙伴们的A2都非常具体实用
路小葭Luca 2015-05-24 23:55:11
DAY3
I:
1、经济学的缺陷就是它的封闭性。其引发了“铁锤人综合症”
2、如何治疗:拥有全套工具。
3、怎么做?列清单
A1:
以前我在做销售的时候就是结果导向型,一切都是数据说话。现在离开了回头看看,确实忽略了某些因素,还需要总结。
A2:
归纳自己现在工作所需要掌握了解的东西,列出大清单。这是第一步要做的
路小葭Luca 2015-05-25 00:00:56
DAY4
I推荐@银色羽毛 把其当作一个病历分析,对症下药。
A1推荐@rainbow 例子既有铁锤时刻又有改变以后的体会。
A2推荐@Antonia Chang “一面拎着锤子上班,一面在家里搜罗个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