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W32 Day1


张颢腾 2015-06-14 22:58:42

  他们有时候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称为“常识”,因为这些判断本来就是从人的原始思维本能而来。然而现代社会产生了另一种思维,却是“反常识”的。

  现代社会与古代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还要娱乐和社交、学习和发展、以及随时对遥远的公众事务发表意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 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种复杂局面,最基本的一个思想,就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

  你想用下班时间读书,就不能用同样的时间看电影。你不能又读书又看电影又加班又饭局,还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距离工作地点近的房子通常更贵,你不能要求这个房子又 大又便宜又方便。长得帅的未必挣钱多,挣钱多的很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陪你。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做出各种取舍,而很多烦恼恰恰来自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取舍。古人很少有这样的 烦恼,他们能有一个选择就已经高兴的不得了了。

  取舍这种思维,英文有一个可能更形神兼备的词:trade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一点这个,来换取(trade)一点那个。T 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讨价还价一番达成交易,这对文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无语的情境!既不美也不丑,既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唾弃。斤斤计较地得到一个既谈 不上实现了梦想也谈不上是悲剧的结果,完全不文艺。所以文人不研究这个。

  Tradeoff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事情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所谓“帕累托改进”,绝大多 数情况下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可是文人思维仍然停留在有点好东西就高兴的不得了的时代,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一边说金钱如粪土,一边说朋友值 千金,一边说生命无价,一边说爱情价更高。做过利弊分析,理工科思维要求妥协,而文人总爱戏剧性的不管不顾,喜欢说不惜一切代价,喜欢看动不动就把全部筹码都押上的剧 情。理工科思维要求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而撒切尔夫人说她“从不转弯”—可能是因为选民爱听这个,不过她的确不爱转弯。

  对自己的事物搞不好tradeoff,生活仍然可以对付着过下去。但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在整个社会的尺度上进行tradeoff。从美学角度看计划生育制度不但 不美简直还灭绝人性,但是从社会角度人口暴涨的确有可能成为灾难。历史上很多国家因为人口太多而发生生产和社会退化,十八世纪的日本甚至连牛马都不用了,什么都必须用 人,甚至打仗都不用枪炮直接退回到原始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光考虑计划生育这个动作的美学,我们得计算这个动作的后果。而且这个计算必须随时修正,比如现在就很有必要考 虑是否应该继续保留这个制度。但文人却喜欢用一个动作的“美感”来说服别人。万历皇帝想收商业税,东林党反对,而他们给出的反对理由不是收税这个动作的输出后果,而是 “天子不与小民争利”!当然有人认为东林党其实代表利益集团,是故意拿道德作为借口,但这种不重知识重姿势的谈话氛围仍然令现代人震惊。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称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自动起作用,能迅速对事物给出一个的很难被改变的第一 印象;而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计算,甚至我们在系统2工作的时候连瞳孔都放大了。系统2根本不是计算机的对手,没人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计算11 1.61872的平方根。然而系统1却比计算机强大得多,直到2012年Google用了1.6万块处理器,才让计算机学会识别猫的脸 — 而且它肯定还不会识别表情 。系统1这么快,显然是因为它在漫长的进化史中非常有用的缘故。我们可以想见一个不会算数,甚至不会清晰地逻辑推理的人只要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坏,靠本能也能在草原上 生活的不错。只有到了现代社会,他才会有大麻烦。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

  Tradeoff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这也是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但人脑天生不适应抽象数字。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个避孕套,竟在开幕仅 仅五天之内被用完。腾讯请来梁文道、蒋方舟和阎连科三位文人对此事发表了意见。这三位都是高端文人,根本不计较道德,专门谈审美,甚至还要做一番技术分析。梁说他从来 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蒋说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说中医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三人说的都挺有意思,可他们怎么就不算算一万运动员五天用 掉15万个,这是每天六次的水平!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据运动员说,奥运村还真没到性晚会的程度。


阿尤 2015-06-15 07:14:06

W32-Day1:
【I】:
基本思想:取舍(好东西虽多,你不能都要)。
对比了两种思维:理工思维和文人思维。
理工思维:1)T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2)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进行妥协,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3)系统2产物;4)根本方法是量化输入,预计输 出。
文人思维:1)不研究取舍,有点好东西就高兴的不得了,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2)戏剧性的不管不顾,喜欢说不惜一切代价,喜欢压上全部筹码的剧情。3)系统1的 集大成者;4)不计算,谈审美。
讨论思维方式不同的案例:计划生育、东林党对万历皇帝征税的“道德绑架”、计算机人脸识别vs系统1思考、伦敦奥运会避孕套事件梁蒋阎三人的论调。
收获:1)深入了解了两种思维,可以提高自己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2)培养自己的理工思维习惯,进行利弊分析,懂得取舍之道,才能实现不断优化改进 。
【A1】
我自诩自己是一个文艺女,和朋友交谈时会不由自主地用文人思维模式。比如,上周去见一个客户,目的是为了阻止竞品不正当竞争,出来时我很高兴,因为我了解到客户还不知 情,认为有机会影响他去支持我们,可是和我同行的同事却不这样认为,她说没有那么简单,里面还有问题。后来,我去拜访另一个客户,她又提醒了我存在的具体风险,我冷静 下来仔细思考并迅速调整,做出了对策。所以,自己只想到“利”没有思考“弊”,这样的思维要不得,值得反思。
【A2】
训练自己“取舍”的理工思维。方法:1)每天看一篇自己收藏的文章,进行判断是理工思维还是文人思维,并且给出原因和证据。2)在工作中,应用“利弊分析”工具,尤其 是在进行决策时和采取行动前有意识去画一画,并且征询其他人意见来丰富利弊得失的见解。


熊赳赳爱学习 2015-06-15 10:23:02

I
【基本规律】
1、好东西虽然多,但因为你的资源(时间、精力、财力)有限,所以不能同时都要。
2、能量守恒定律。
【行动建议】
量化输入、预计输出,可行舍得(tradeoff),接受结果,不断优化——建模的过程。
【好处】
非凭一时感觉而得出违反常识的结论,变成了大放厥词。因经过逻辑推理,故心中更有底线。事情出现新情况,会更容易进入调整策略的优化流程,从而保证自己的目标切实达成 。
【想到的其他相关资料】
《钢之炼金术师》、《约会~恋爱到底是什么呢?》、#建模#、《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谈判课》#左脑和右脑#

A1
我每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睡觉需要8小时,工作需要8小时,吃饭需要2.5小时,个人卫生1小时,社交卖呆需要2小时,学习剩下2.5小时。
而学习是我认为人作为一个高级动物最有乐趣的事情。其中吃饭、睡觉、个人卫生是不可能更少的。如果我能通过从工作中、从社交卖呆中学习,那么才能极大的提高我的预计输 出。

现在在写作业本来我预计我30分钟可以搞定,因为颢腾已经把片段准备好,我的电脑也准备好,日程也安排在了我经历最好的时候。现在已经48分钟过去了。我的I本来预计 2分钟,A1预计1分钟,A2预计2分钟。现在的状况是I用了10分钟、A1用了38分钟、估计A2至少要花10分钟。目前看原因是我因昨晚没睡好,现在出现困倦;尝 试了新的I的写法,耗费脑力太大,到A1的部分,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A2
今晚早睡,明天再在同一时间段进行作业书写,看看大概会花多少时间。如果1个小时是个常态,那么就调整预计的时间为1小时。

ps:A2用了3分钟。看来I和A1如果能很认真的写,A2是从A1改编成成功案例,会很快。


熊赳赳爱学习 2015-06-15 10:27:08

哦,数据有误,是10min仔细阅读R,记要点,20min梳理完整I,18分钟写A1,3分钟写A2


风之弈语 2015-06-15 15:41:28

I:这两天单位组织全封闭培训上课,在互联网趋势的课程里,老师讲了一个“水”的故事,我还有幸回答了其中一个问题。
老师问:水珍贵吗?——答:珍贵。
再问:水有价值吗?——答:太有了。
三问:水应该值钱吗?——答:应该值钱。
四问:那么水和比钻石呢?——答1:水;答2:钻石;答3:各有优势。
五问:现在,有一车水和一颗钻放在你面前,你取哪个?——众人沉默。
很明显,要是回答取水,那说谎说的就实在太明显了,大家实在说不出口,但是,又和前面的回答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大家只好沉默。
于是老师接着说:我刚才问的是现在,所以大家没有选择,一定会选钻石。为什么水那么珍贵,那么有价值,我们一个人都不选它呢?因为太多了嘛。如果是沙漠,这个选择就有 了变化,但是,现在要选,我们肯定选钻石了,选水的不是圣人就是傻子。所以,请大家记住,泛滥成灾的东西是不值钱的,而且有时连一些有用的自身价值也会被埋没。
这个案例和今天的片段是如此之相似。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我们每天都会接到无穷的知识,打开网页、打开微信、打开微博、打开QQ等等等等,各种精美的心灵鸡 汤、传世名言和名家讲座,象雪片一样飞来,而且看起来,每一个都那么有营养,让我们爱不释手,有些人还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文件夹,收集此类片段。
可是结果呢?
一是不再看。文件夹里的知识永久的尘封在默默无闻中,只有新的片段不断的加入才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二是看不完。即使有时想去看一看,那铺天盖地的内容也实在让人眼花瞭 乱,胡乱翻上几个后也只好继续束之高阁;三是看不懂。知识的产生总是有其背景的,而我们收集的这些跨时空、跨地域的内容经常的相互冲突,让人不明所以。比如:有关于谨 慎与冒险,罗曼•罗兰说如果我们不敢去冒风险,那就算我们没有种。雨果说:谨慎比冒险要有力量得多。胡雪岩说:人有的时候要稳当,有的时候一定要冒险。我们打算听哪一 个呢?
说来说去,其实只有自己实践来的知识和自己思考来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那些飞来的知识,只是我们生命中的曾经落下的一滴雨,曾经落下的一片叶。如果我们有了感悟 ,它们就有了价值,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它们也就随风而去。那些用不上的知识,本身的文字再精美,也是金玉其外而己,最终对我们来说也是无效的,甚至于在一定情况下它还 是是有害的,因为知识是有地域、有时间和有针对对象的。
孔子教子路与冉有时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子路问: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要问过他们后再去实行!过了一会儿,冉有来问同样 的问题,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站在一边的公西华问孔子原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所以,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

A1:在参加拆书帮的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自己曾经很迷茫,觉得自己最近读了这么多书,怎么还是觉得不知所措,感觉被浪费的时间是少多了,但是收获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有时写作业时,还发现很有知识点有争议,有冲突。听了老师的讲课,再加上今天看了这个片段,我终于明白,自己的问题还是实践有欠缺。(其实,回想起来赵周老师也说了 这个观点,只是当时,我还是一直只认为自己的知识量不足,多接触才会有突破,因此对这个观点没有太在意。)

A2:越来越感觉到拆书学习法发明的这个A2是多么的有用!当初不止大师对大家落实A2的置疑是多么的及时,如果不是那一次的警示,我现在依然还沉醉在无穷知识量的接 受之中。
在百日成长群中坚持自己写下的三个习惯,把它们变成我永远的陪伴。

(再加一句今天作业超时半小时,时间估算依然有些问题,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己的时间估算不准,也是自己总想多干些事但总是有欠缺的原因。)


我的读书小窝 2015-06-15 16:26:50

2015.06.15《万万没想到》拆书片断W32-DAY1
I 理工科的“取舍”思维
(1)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人们生活其中所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样复杂的社会,需要一个基本思想, 即就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
(2)好东西多却不能都要的思想就是一个取舍思想。取舍思想(tradeoff)指的是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一点这个,来换取(trad e)一点那个,它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做思维妥协;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人脑要适应抽象数字。
(3)拥有取舍思想的原因:
a) 思想妥协,才能更好地专注做事,不会被“想要更多,更好”所烦恼,生活将会省掉很多烦恼
b) 锻炼思维,适应使用抽象数字,能够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便于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决策,更理性。
(4)我的扩散:
取舍思想让我想到《把时间当朋友》里提到的“交换思想”,交换思想指的是你拥有的去交换没有的,之所以需要交换思想,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现实却是很多都是不能实 现的,想要拥有想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你拥有的去交换没有的,即能够踏实的去实现自己的需求,这种思想其实就是一种取舍思想。在拆解片段里提到人脑要适应抽象数字 ,在《把时间当朋友》里提到了想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需要学会统计学,统计学会告诉你什么是现实,可以避免走弯路。
A1
之前写作业提到参加孙老师的课,比如日记训练营和街头商学院,我给自己设定了单一目标:适应课程以及学会良好的学习动作习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旦进入 课堂,就会想要更多,比如希望能通过提问获得更多,和群里学习的伙伴一起讨论,这样的话也许进步会更快,说不定可以拿高分,或者••••••,这么多想要达到的目标, 只会让我迷失在“想要”里,那么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最后什么都没学到,于是我就这样开始以单一目标要求自己,不会过多的花时间在群里的聊天里,专注做自己的事情,跟着自 己的节奏来,最后的结果是有收获,自己也很满意自己的学习安排,也体验到专注踏实的好处,知道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达到自己最初的期待,也自信了点。
PS:拆解片段说的“取舍”思想,其实如果按照我对《把时间当朋友》的理解,它也是一种心智力量。
A2
1.继续重读《把时间当朋友》,整理心智力量的片段。
2.应用取舍思想对现在考虑的事情做分析。


舞梦天边 2015-06-15 18:53:38

I
【取舍思维】
好东西非常多,但你不能全都要。要一个东西,可能就要牺牲(放弃、失去)另外一个东西。
【取舍行动】
理工科思维:
1 Tradeoff的起源:愿意牺牲(off)一点这个,来换取(trade)一点那个;
2通过利弊分析,要求妥协;
3 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4 在社会的尺度上进行tradeoff,需考虑某个事件的行为和结果,并不断修正;
5 系统2的产物;
6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
文人思维:比较感性,随性子来使,喜欢怎样就怎样,可以不考虑结果,更多的是考虑事件本身是否喜欢、是否美……
【我的扩展】
关于“取舍”思维,想起雅各布斯的短篇小说《猴爪》,据说用右手握着它,可以实现三个人的三个愿望。已经有两个人通过它实现了愿望——但结果却很悲惨。第一个人的最后 愿望是死亡;第二个人先许愿要了车子、钱,结果妻儿都在开车中丧命,悲伤之余,他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让钱消失。这天,猴爪被第三个人得到。他与妻子、儿子快乐地生活在 一起,只缺3万英镑买房子。于是他要了3万英镑,但猴爪并没有立刻带给他3万英镑。隔天,他和妻子正谈论着钱,却意外得到儿子在工厂不小心丧身于机器之下的惨事,工厂 主愿意赔偿他们3万英镑……
【我的理解】
理工科思维与文人思维面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很多人在面对取舍两个东西(做两件事)上,也都是“感性”与“理性”相争。处理事情也一样,在轻重缓急之间,在利弊之间 分析,更多使用理工科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处理。
比如在“用户体验”中,如果需要在“美”与“好用”之间取舍时,其实我们的选择不一定只有这两个,利用“理工科思维”调整当前策略,或许我们还能创造出“既美又好用” 的界面或程序。

A1
1 曾经自己比较情绪化,有点“文人思维”,但最终证明自己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只是理工科思维比较欠缺,还需好好学习与锻炼。
2 如上面所说的“用户体验”之间“美与好用”的取舍,我经常出现这个情况。但也是经过上面I的理解,让我思维更开拓一步,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只有“向左”或者“向右 ”的选择,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向前”,甚至“向上”,再比较较真的,你还可以“向下”甚至“向后”……
3 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也是有点“想要得太多”。比如上周拆书“没时间不是借口”这个片段的时候,罗列了一堆自己想做的事情清单,最后发现有点气馁,因为时间根 本安排不过来。

A2
1 结合目前自己的需求,看自己最需要做什么,同上周阿尤姐带拆的“习惯的力量”章节,需要多提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整理自己成为这样的人需要 先做的一个行动是什么,然后再去坚持。
2 之前一直想要通过阅读开拓思维类的书籍来打开自己的思维,却一直没有行动。在看完这个章节之后,结合现在工作上、生活上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进一步打开思维。因此 ,在现在可以安排时间进行阅读,并逐步提高。


黑May在路上 2015-06-15 22:26:19

W31_D1 取舍
I:
结论:好东西虽然多,却不能都要,需要用理工科思维进行取舍。
一、两种思维的对比:
1. 理工科思维: 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一点这个,来换取(trade)一点那个。Tradeoff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 做过利弊分析,理工科思维要求妥协、要求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Tradeoff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这也是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
2. 文人思维: 认为斤斤计较地得到一个既谈不上实现了梦想也谈不上是悲剧的结果,完全不文艺。 文人思维停留在有点好东西就高兴的不得了的时代,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文人总爱戏剧性的不管不顾,喜欢说不惜一切代价,喜欢看动不动就把全部筹码都押上的剧情。 文人思维如撒切尔夫人说她“从不转弯”。
二、支持两种思维的大脑系统: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把人脑的两套思维系统称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自动起作用,能迅速对事物给出一个的很难被改变的第一印象;而后者费力 而缓慢,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计算,甚至我们在系统2工作的时候连瞳孔都放大了。
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
我的发散:
1. 在第五力浪潮里谈到人脑的三个部分:爬行脑(本能脑)、情绪脑和大脑皮质层。这里的系统1跟爬行脑、情绪脑比较类似;系统2则对应大脑皮质层。

A1:
案例1:今天下午朋友A给我打电话,吐槽朋友B和他老婆。这几个人都在悉尼,朋友A曾让朋友B介绍国内的供应商给朋友A的客户,朋友B表示这是个盈利模式,通过人脉来 赚钱,朋友A则表示不能让她的客户觉得我给你介绍供应商是想从中赚得什么好处。朋友B表示他老婆要在悉尼做代购了,朋友A则认为做代购会做得最后没朋友的,她的理由是 :天天在朋友圈发那些商品信息,谁乐意看啦?
对照原文分析下,朋友A是比较典型的文人思维,朋友B则是理工科思维。
案例2:平时总觉得这也想做,那也想做,“世界那么大”,我都想试试。而昨天在统计我上周花在重要任务(第一、第二象限事务尤其是后者)上的时间共计23小时24’, 平均每天为3小时21分钟,用大脑1来思考的话,我可以花更多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各种事;而用大脑2思考则知道我已经很努力了,毕竟一周只有168小时,一天只有24 小时。

A2:
1. 在做自己该做又不想做的事时,用理工科思维权衡利弊说服自己
2. 反思自己每天做的事,看那些可以断舍离,哪些可以提高效率了去做。


张颢腾 2015-06-15 23:00:10

I:
主题:取舍思维,tradeoff,用我们的话讲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两种思维:
1.文人思维:夸大情感,爱戏剧性,没有妥协,喜欢不惜一切代价的剧情。
2.理工科思维:要求妥协,随时跟进新情况调整策略,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

A1:
今天公司开会,总结最近半年的工作,发现做了很多的东西,但是用户的增长却几乎是停滞的。当时做的时候都是尽量的多增加功能,想的是功能多总不是坏事吧。但实际上任何 事都是有代价的,最近半年付出的代价就是开发了一些很少人喜欢的功能,而浪费了哪些本来应该聚焦在核心功能上的时间,没有围绕着关键核心指标去工作。

A2:
锻炼自己的理工科思维,把每天看的新闻当作模版,区分里面的文人思维和理工科思维,尝试去看到新闻的另外一面。


蔬果心 2015-06-16 05:02:50

I:
定義:
1.取捨(tradeoff)﹣兩個好東西我不可能都要,那麼我願意犧牲(off)一點這個,來換取(trade)一點那個
2.理工科思維:知道每一個事物的利弊,要求妥協,要求隨時根據新情況調整策略,要求量化輸入和預計輸出
3.文人思維:有點好東西就高興的不得了,習慣於無限誇大自己的情感
我的理解:
理工科思維更是一種理性,文科思維更是一種情感,要在現在社會中做出正確的判斷,理性思維非常重要,因為文人思維容易極端擴大某些因素,因而忽略某些因素。但在平常生 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不需要總是啟用我們的第二系統,因為第二系統運行起來複雜,資源有限,而且總是用理性壓制情感,對女性來說不合天性。把重要的事情交給第二系統, 把不重要的事情交給第一系統吧。

A1:
我們公司有個王牌銷售,可能之前也講過,才20+的年紀,但是銷售額是公司其他的銷售員的綜合。我曾經跟她一起住過,我發現她就是在工作的重要事情上非常講究trad eoff的,但是輪到生活、社交,她就是那種完全的文人思維的人。因為她的非理性和理性都很好的平衡了,所以人跟她相處,覺得她很有人情味,不是總是做買賣,但是做買 賣的時候,頭腦又很清晰,所以才能笑笑年紀就成了VP吧。

A2:
在人際關繫上,希望自己更加的人文思維一點,因為人就是有優點有弱點的,所以希望自己不斷的看著人的所有長處來走,而不要念念不忘人家的對自己的過失。今天給我不喜歡 的那個人主動送了東西。
在做事上,希望自己更加的有取捨,特別是常常做好最少的輸入和最壞的輸出的準備。


紫色夜幕 2015-06-16 06:36:47

I部分:
现状: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可以参与的事情,但却只有有限的时间。
解决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出选择,有舍有得。
选择的方法:文科思维的人会凭自己的感觉,去追求美感和夸大情感,然后作出选择;
理工科思维的人会根据事情的利弊进行分析、根据当时的情况不断调整;在集体事物上计算结果,也就是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最后才在比较之后得出自己的选择。
发散:最近在看心理学的书,里面就提到我们大脑的知觉、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对感觉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解读,也会进行观察性学习。对于文科思维的人而言,他们所受 到专门的理工科方面的逻辑思维、推理方面的训练少,因此在对于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方面的解读和观察学习就会弱,他们还是依赖于大脑最本能的感觉来进行判断和选择,而这 种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生活了,所以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多的麻烦。
其实按照思考快与慢里面所说的,大脑有系统1和系统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系统1是内隐知识,是本能,所以判断是不需要太多精力,凭感觉就行;而系统2时外显知识,需 要有一个判断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在生活、工作中应该学会均衡的利用,在感觉选择大致范围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更准确地分析、决策。

A1部分:
参加成长组拆书以来,有关A2的落地情况一直没有被提起,所以自己也就满足于每次作业的时候写几个行动,遇到合适的机会自然会行动,如果没有也会心安理得,从来没有认 真去分析过,所以自以为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后来,大家提到要回顾A2的落地情况,然后才认真把前面的A2以及后续的执行情况一一对应,然后发现自以为执行力很强的我, 做得也不怎么样。现在开始用表格追踪,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对应,一目了然,这样逼自己无法再凭感觉去做出决定,用数据说话。现在已经把A2的执行提到了很高的优先级,争 取拆一个片断,落实一个行为,让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A2部分:
1)前一段时间听了有关决策方面的一个分享,但一直没有运用。找出一个问题,运用PROCAT的方法来找出解决方案;2)去评估自己周末的时间安排,看是否与自己当前 最主要的任务相一致。


Antonia Chang 2015-06-16 09:05:56

I:
(1)我们应该具备取舍的思维,tradeoff;
(2)做好取舍的方法:量化投入和预计产出。

A1:
从小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我应该是个具备取舍思维的人,从理论上讲我也认可应该尽可能去量化投入和产出,但我依然是个纠结的人,懂得不可兼得应该取舍,和知道如何做取 舍还是有着很大距离的,而这一点作者没有给出一些好的建议,这是我认为可惜的。
比如我29岁结婚,如今已经30+,事业上正值上升期,身体上却开始走下坡路,是把握机会在职场上再拼一把,还是抓住生育最佳年龄的尾巴把孩子的事情搞定,这是我纠结 了很久很久的事情,当然我知道应该取舍,这个没问题,我也尝试去量化这两种情况的投入产出,第一量化本身并不容易,第二量化的结果也并不准确,常常无法说服我自己,最 终的结果就是难以取舍......

A2:
由于我一直面临着以上的现实问题,所以关于学习如何做好“取舍”的A2其实我一直都在做,比如我最近在书里看到,取舍应该遵守一些原则,要双赢,要适中,所以我也在尝 试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笑笑)


黑May在路上 2015-06-16 09:48:05

三个习惯是啥呀?可以分享下么?


rainbow 2015-06-16 09:50:27

I:目的:得失思维的建立
原因:我们的生活日益复杂,给出我们更多的选项,每个都各有利弊,但只能选一个,所以我们应该舍去一部分取得另一部分。
误区:夸大主观感受,去追求极致结果,考虑事情只从感性思维不从理性思维。
方法:量化每一个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选出合适的。并根据情况变化。
A1:关于生活复杂,回想一下确实如此。初中以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是上网还是去看书,因为家里没有电脑。到了现在有了笔记本 平板 智能手机 kindle这么多选项,可是我还是很怀念原来夏天中午睡不着觉就去看书的情景。
理性和感性思维的冲突,还是用去尝试使用需要翻墙的新应用来说。付出:找到电脑和手机上的翻墙方法,然后试着使用。收益:比QQ微信多了一种在电脑和手机之间传递信息 的方法。两相比较付出大于收益。
A2:衡量自己生活中固定习惯的成本和收益。
1.拆书 付出:一小时
收益:1.集中精力
2.锻炼逻辑思维
3.表达能力
4.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2.读书 成本:一小时
收益: 除了拆书的四个还有
1.更大的灵活自主性
2.更完整的了解作者思想
3.总结:成本:四十分钟
收益:1.发现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不足
2.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段。


我的读书小窝 2015-06-16 10:27:04

2015.06.16《万万没想到》拆书片断W32-DAY2
I 推荐
1.@阿尤 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对比,表述很清楚,并且对“取舍”思想的概括很详细,分为4个方面.
2.@熊纠纠爱学习 基本规律以及行动建议概括的太棒了,特别是行动建议,理解成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太厉害了。
3.@风之弈语 对知识获取后的作为分析的很透彻,我也有收藏但是却束之高阁,也有面对海量信息无所从的境地,最明显的就是微信收藏了,太多收藏的内容了,还没整理, 马上就去整理,最后一句说的太棒了“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
4.@舞梦天边 理解部分,很赞。
5.@紫色夜幕 发散部分,很赞。
A1 推荐
1.@熊纠纠爱学习 一天时间用时记录,很有时间记录观念,这样就可以多预计输出,向你学习时间统计。
2.@黑May在路上 统计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所花的时间,我要学习,尝试这样做。
A2 推荐
1.@黑May在路上 学习你提到的第一点“做该做的事却不想做时用理工科思维说服自己”。
2.@蔬果心 心心,加油。
3.@rainbow 成本受益对比,具体详细,好棒的做法。


黑May在路上 2015-06-16 12:30:34

可以更详细地分享下这位王牌销售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运用她的理工科思维及人文思维的么?


风之弈语 2015-06-16 12:33:31

发布在猴猴组织的习惯培养群中了,也就是晨读的坚持、禅绕画与思维导图的练习


黑May在路上 2015-06-16 12:50:14

好的。谢谢。我也要加入习惯培养群。


黑May在路上 2015-06-16 12:55:15

W32_D2
我喜欢的I:
@阿尤:原文解读逻辑清晰
@雄赳赳:简洁明了把握重点;读的书很多呀
@风之弈语:“只有自己实践来的知识和自己思考来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真知灼见啊!案例也显示了你的渊博的知识。
@tt: 喜欢你对拥有取舍思维原因的分析及发散部分
@舞梦天边:小说很有意思;“我的理解”部分加深了我对原文的理解
@张颢腾:一贯的简洁明了,大爱
@蔬果心: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来启用不同的思维,说得太好了。
@泡妈:从现状、解决方法、选择的方法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原文,思路非常清晰
@笑笑:一个字--简洁
@rainbow: 从目的、原因、误区、方法来把握原文逻辑,比原文更容易理解

我喜欢的A1:
@阿尤:案例很贴切,阿尤非常善于学习
@雄赳赳:时间计划得太详细啦。佩服!
@tt: 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太?了!
@张颢腾:专注于核心指标,这也是我应该提升的地方。
@泡妈:要学习你追踪A2落地的精神和方法。
@rainbow: “衡量自己生活中固定习惯的成本和收益”,为这个A2点32个赞!我也想试试。

我喜欢的A2:
@阿尤:训练理工思维的方法操作性很强,学习
@蔬果心:对人对事采用不同思维,严重学习下。
@泡妈:超喜欢你的2),用数据来证明我们是不是在做我们该做的。

后续行动:
1. 分析自己最近一周的时间消费;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调整(学@泡妈的)
2.衡量自己生活中固定习惯的成本和收益(学@rainbow的)


舞梦天边 2015-06-16 13:07:48

推荐I
@风之奕语 又一次思维活跃,让我很膜拜~
@我的读书小窝 “交换思维”我的理解不是“取舍”,反而是“双赢了”
@疏果心 把重要的事情交给第二系统,把不重要的交给第一系统
@紫色夜幕 思维都是可以训练的!

推荐A1
@阿尤 阿尤姐的反应很迅速哇,能及时反应过来,避免错误,这需要很多阅历才能锻炼出来呢,向你学习!
@熊赳赳爱学习 如此详细的记录时间开销,时间感知能力非常棒,学习!
@风之奕语 我现在也有这个问题,希望能早日突破。
@Antonia Chang 女生都有这个头疼的事,我现在也面临……取舍很艰难。

推荐A2
@蔬果心 人际关系的人文思维会让人更有味道,学习!
@Antonia Chang 期待笑笑姐到时候能分享取舍历程。
@rainbow 立刻用理工科思维来衡量自己的得失,赞!

总结:
自己写的I比较累赘,多用简介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思想……
在A2上,不能只是写出来,要行动!


风之弈语 2015-06-16 14:43:52

这个时间的推算是怎么来的呢?我总是想这么办,但老是忘了计时间,最后时间总是不准,指点一二吧!


风之弈语 2015-06-16 14:57:46

I部分推荐:
@我的读书小窝:思想妥协专注做事的解释说法让我对片段有了更多的感受,量入为出,生活将会省掉很多烦恼,而且会更好地做出判断和决策,更理性。
@舞梦天边:猴爪的案例恰当无比,很好的注释了有得必有失,而且所失有时会远远大于所得。
@黑May在路上:我的理解“系统1”和“系统2”和左脑和右脑的分类有非常相似之处。不过丹尼尔•卡尼曼的这本书《思考,快与慢》我记住了。

A1部分推荐:
@阿尤:阿尤姐真是才女加女强人啊,这个工作节奏真是让我等拜服!
@熊纠纠爱学习:这个时间的推算是怎么来的呢?我总是想这么办,但老是忘了计时间,最后时间总是不准,指点一二吧!
@舞梦天边:看了你“罗列了一堆自己想做的事情清单……因为时间根本安排不过来”的说法,让我感觉到我们群又来了一个厉害的家伙。

A2部分推荐:
@张颢腾 :文人思维和理工思维的锻炬我也动心,不过具体有什么做法可以帮我试试吗?
@笑笑:偶象加油,现实的问题只是一时的取舍,不影响你努力的方向,相信一定能够做到!


熊赳赳爱学习 2015-06-16 15:59:24

I推荐
@tt 交换思想好赞的练习。看来我要学习一下统计学了,也打算买一本《把时间当朋友》
@黑May在路上 我也想到了三脑原理了。
@泡妈 大脑的知觉、学习过程,会涉及到对感觉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解读,也会进行观察性学习——逻辑思维和推理

A1推荐
@朝晖 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是取错了方向,不过也发现取舍本身也是动态。如果没有之前的积累,也难有今天知识如此海量的I.理解自己在不同的阶段,或许能更加悦纳自己。
@黑May在路上 统计时间从两个思维方式来分析,真的是好有意思!
@泡妈 把A2的执行提到最高优先级,让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忽然让我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不就是为了指导我们更好的实际生活的么。如果没有落实行动 ,学的东西不就浪费了咩。
@笑笑 这是职业女性很普遍的问题,甚至不仅是生娃,连结婚也是会开始想。但我想或许应了上周片段中那个没时间那个片段吧——没有最完美的时机。或许我们把事情都想得 太严重了,比如结婚,我之前就想,一个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去看外面的世界,结婚之后就要考虑对方,甚至是对方的家庭。真的好烦。我再往下挖之后,才发现,对结婚没热情的 本质是我害怕自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可能hold不住婚后生活,于是就说自己不想要。而现在我会想我值得拥有我所向往的生活——类似教练技术里面的“人拥有其想达 成目标的一切资源”。而这其中很重要的点是,有一个想达成的目标。或许孩子这个事情本身不是你现在想达成的目标,可能是别人的、是社会的。所以逆反的想就成了那不是我 的,所以我不要。或许此刻应该进入理科思维想一想,要与不要的SWOT,看看自己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PS:今天的作业是上写了15分钟,然后开始开会,之后下午又开始写。总计30分钟


熊赳赳爱学习 2015-06-16 16:03:33

想完成一件事,最终的诀窍只有一个有意识的去做。
我分析这个时间也是一样,当我有意识想计算这个时间时,我就会开始前看一下时间,然后第一步结束时看一下时间,记录一下。
我锁没锁没门这个事,我时常困惑,甚至从公交站跑回家。现在想想主要原因就是我锁门的时候都在想别的,也没有认真想过要记住锁门这个动作是否完成了。
朝晖的提问,让我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明天要去专心的锁门~~~~


水煮猴 2015-06-16 16:30:43

I部分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最基本的思想是:好东西虽然多,但却不能都要。
核心思想:取舍(tradeoff),是一种理工科思维,意思是愿意牺牲一点这个,来换取一点那个,取舍要求我们知道每个事物的利弊,并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是经 过费力而缓慢的计算的出来的;而文科生思维则是下意识的产物,靠的是第一印象,而心理学中提出,一旦首因效应产生的话,人们很难去修正自己的想法。
A1部分
我认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性格,加上学文科的背景,我自己的思维就是文科思维,毫无理工科思维可言。很多事情我很在乎自己的心理感受,而不是通过理性的思维去认真分析和 判断。比如说,我很不喜欢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即使有些时候我心里认为他做的是对的,我也不能接受;可是如果我喜欢这个人的话,即使有些违背我的原则我 也是可以接受的。
A2部分
每当我出现不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认真分析为什么我不喜欢,是单纯因为这个人,还是因为客观的其他原因,培养起自己理性的思维。


水煮猴 2015-06-16 16:52:38

I部分推荐
@阿尤 的I部分逻辑线很明确,从基本思想到两种思维的对比再到案例,又结合了自己的收获,分析的深入浅出;
@熊赳赳爱学习 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是很发散的思维,很有趣;
@风之奕语 分享的案例,把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选择,和泛滥成灾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倒是让我觉得这个很适应现在互联网和创业思维的需要;
@舞梦天边 提到的那个小说,突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第8号当铺》,说的是你可以通过你身上的某一样东西去换取另外一样东西,也是有得有失的;
A1部分推荐
@阿尤 分析没有思考弊只想着利的案例很生动,有时候我也会只想着这件事情的好处,往往容易忘记规避风险;
@黑MAY在路上 对朋友的分析很细致到位;
A2部分推荐
@阿尤 收藏文章,判定思维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思维,很好的方法。


rainbow 2015-06-17 08:39:08

I:@熊赳赳 量化输入,预估输出,接受结果,不断优化,将流程显示更加明确,最终形成较为科学的舍得模型。
@风之奕语 在面对信息时代大量信息冲击的时候,只有经过我们思考和实践过的知识才会真正内化。
@tt 交换思想可以用我们有的去换取没有的,统计学可以帮我们克制欲望。
@梦舞天边 猴爪形象的说明了有所舍才可有所取。
A1:@阿尤 在一件让自己感到欣喜的选项出现时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它的弊在哪里。
@熊赳赳 将自己每天的时间花费进行量化。
@tt 昨天看到的习惯养成讲座里说到行为习惯的发生大于它的有效。
@黑May在路上 较好的平衡了理工思维和文人思维。
@水煮猴 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A2:@张颢腾 将新闻当做机会锻炼理工思维和文人思维。
@笑笑 有一本书叫决策力,可以考虑去看看。


张颢腾 2015-06-17 09:14:45

I:
@熊赳赳 基本规律和行动建议提的非常的好
@舞梦天边 猴爪的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我们得到必有所付出的道理
@蔬果心 对重要事情交给第二系统,不重要事情交给第一系统,协调两种思维模式

A1:
@熊赳赳的时间记录做的很棒啊
@tt 单一目标的提法让自己更专注

A2:
@rainbow 衡量固定习惯的成本和收益 的做法很棒


李小曼 2015-06-17 11:24:12

【I】: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想当然的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常识,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随意点评他人的生活。而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应该跳出文人思维的影响,用理工科思维 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而不应该固守自己第一时间形成的印象。而我们的遇到的困难则是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于无限夸大情感,人脑不适应抽象数字。所以就要求我们,需要 量化输出入和输出 ,这是理工科思维的根本方法,要意识到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会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并且循环往复影响到自己。

【A1】
原来我一直是文人思维模式,遇到困难就往后退,总奢望困难能自动对应以前的解决方案。
【A2】
把每天看到的资料信息经过过滤,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去强化理工科思维的系统,而非用文人思维的看过之后感动就没有然后。


李小曼 2015-06-17 11:31:59

【I】推荐@熊赳赳爱学习 能量守恒定律。
【A1】推荐@熊赳赳 的时间管理系统 @我的读书小窝 对专注的总结 @紫色夜幕 对A2实践的摸索@rainbow :衡量自己生活中固定习惯的成本和收益。
【A2】推荐@张颢腾 将新闻当做机会锻炼理工思维和文人思维,不过这个看上去好象很难呢。


紫色夜幕 2015-06-17 21:32:56

I部分:
@阿尤 :对文科思维和理工科思维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更容易了解利弊。
@舞梦天边:扩散部分的《猴爪》的故事,说明很多事情是有利有弊,不能只幻想好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之弈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工作狂,新的视角。但我觉得还是需要每个人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去评价这种状态是否正确,我并不认为华为的工作狂就是可爱而可敬的。

A1部分:
@舞梦天边:在用户体验的过程中,寻找文科思维与理工科思维的平衡,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
@ 黑May在路上 :通过数据的用文科思维和理工科思维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数据分析的又一种新途径,未来可以更好的去运用数据。
@笑笑:懂得和做到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最近也有这方面的感触。

A2部分:
@阿尤 :在决策时,听取他人意见,丰富自己的利弊得失见解。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张颢腾:阅读新闻的时候,区分其中的文、理科思维,从而尝试解读背后的信息。对信息背后隐藏信息的挖掘也是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


幸福幸福 2015-06-21 17:32:47

I部分:
What: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使另一种反常识、反本能的思维显得越来越重要,这

种思维叫做取舍。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取舍,也是如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的古语早已点明。在我看来,面临选择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文人思维,不舍

不得,左手捧鱼,右手捧熊掌,一直纠结到两样都过了保质期,或者这边吃着鱼

,那边满脑子惦记着熊掌,食不知味。一种是理工科思维,按照自己既定的判断

框架,做出选择,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选择,然后享受熊掌的滋味,不去

管那鱼是皇家钦点还是什么。

但是,古人虽然也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却比今天的我们幸福多了,因为在现代社  

会的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中,取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找男朋友要“又帅有车有  

钱有房又有责任心与正义感的”,找老婆要“又美又可爱又会做饭又永远不会老  

又经济独立又以我为中心的”,所有这些要求似乎都无可厚非,所以故事最终的  

结局是,用美的电饭煲想当妈的樱桃小丸子,和银行里下象棋的奥特曼在一起了。  
~~~~~~~~~~~~~~~~~~~~~~以上纯属臆想,下面进入主题

How:第一,知道每一个选择的利弊。文科生思维喜欢不惜一切代价,喜欢看动不

动就把全部筹码都押上的剧情。理工科思维清晰地知道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

都不是无限大的,所以要客观评判,并且要求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第二,

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单纯从看到的事物表象做判断,而不对数据进行分析

,就很有可能出现像梁文道、蒋方舟和阎连科谈性狂欢这样的有趣却不合理的基

石。但是取舍这种理工科思维,显然是系统2的产物,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复杂计

算,而非自动起作用,需要付诸努力,长久练习。

Why:个人需要懂得取舍。社会也是如此。计划生育和万历年检皇帝收税的例子看

来,任何一项政策都不过是利弊分析下的权宜之计,而不是所谓的美学和道德的

要求。个人的精力有限,社会的资源有限,唯有取舍,才能集中资源重点突破。

A1部分:
昨天听一个朋友聊起,说在2014年年初,他的一个朋友聊起一个投资机会,被他

回绝了,因为他看不清楚,而且也因为他当时已经看清楚了这一轮股市牛市的机

会。他自己讲,后来的事实验证,他对股市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另外一个投资

机会按照收益率来说,远高于这一轮的股市。对此他并不后悔。把握自己能把握

的,承担选择的一切后果,这是取舍之后最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科生,也会因为一时的好恶,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以前想要买一件衣

服,又要显瘦,又要材料好,又要款式新,又要价格公道,结果是逛很多地方买

不到自己理想的那件衣服。可是如果用理工科的权衡思维想想看,其实就是想买

一件普通的衣服,穿上有气质,价格还不错,如果确实没有找到理想的,那有80%

符合理想的也可以。

A2部分:
1.察觉到自己的纠结情绪以及纠结的原因
2.设定取舍的时间点,避免在选择的过程中原地打转。
3.定性定量各个选项的利弊,特别是后果,以及自己对于各项后果的承受度
4.做出选择,承担责任。


幸福幸福 2015-06-21 17:41:56

我喜欢的I:
@婷婷 结合到《把时间当朋友》里提到的“交换思想”,把欲望落实到脚踏实地当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片段,感谢婷婷再次提起。

我喜欢的A1:
@蔬果心 工作中应用理工科思维,生活中保留一些非理性思维,这值得借鉴。

我喜欢的A2:
@阿尤 用了读书、思考、比较、与征求意见的综合方法去得到自己的结论。
@张颢腾 也用了阅读来练习自己对于文科和理工科的辨识程度。
@蔬果心 在人際關繫上,希望自己更加的人文思維一點,因為人就是有優點有弱點的,所以希望自己不斷的看著人的所有長處來走,而不要念念不忘人家的對自己的過失。今天 給我不喜歡的那個人主動送了東西。在做事上,希望自己更加的有取捨,特別是常常做好最少的輸入和最壞的輸出的準備。


银色羽毛 2015-06-21 17:54:07

R32D1
I:
核心理念:tradeoff(取舍思维)

举例:生活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太多了,比如很多人想要得到的一种工作叫做“事少钱多离家近”,很遗憾,这种工作世间没有。通常出现的情况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报酬不 多,报酬多的工作加班加点多,留给自己的业余时间少,离家近的工作又不太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等等。

行动:这时候如何做出选择,怎样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取舍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通过利弊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A1:
目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期,业务发展非常快,因此我每天工作量也不小。刚刚出差了2周,我们一个小团队完成了一个城市的市场开发项目。在 我对目前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之后,我就面临一些需要取舍的选择了。现在的工作对我最大的帮助在于能给我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能够和自己的团队独立完成一个城市的市 场开发。虽然只是在做市场类的工作,实际上仅仅是2周时间,我们一个小团队就把前期市场开发,建立供货渠道,招人,实体店试运营几个关键节点给建好了。这些经历对我来 说是很宝贵的经验积累,并且工作本身还是挺有意思的。然而,现在工作无休息日,每天从早到晚全负荷工作,长期在外出差,几乎所有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这使得我很多事情 都做不了。最关键一点,我想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用于硬技能的学习,比如写作、设计之类。这个学习提升自己硬技能的时间无法保障。所以,现在这份工作我不适合长久的做。

A2:
今晚就写一份书面的辞职申请,明天去公司办理辞职手续。


Antonia Chang 2015-06-21 19:54:29

推荐I:
@我的读书小窝
总结得非常好,尤其是妥协思维,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取舍思维中重要的一点,取舍要适度,很多时候不是完全取或者完全舍,而是在取舍中达到平衡。

推荐A1:
@熊赳赳爱学习
虽然是件小事,却让人有启发,很棒!

推荐A2:
@阿尤
很实用的A2,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来分析作者是文科思维还是理工科思维,我也想试试。

(笑笑)


路小葭Luca 2015-06-21 22:36:57

I:
好东西多却不能都要。
理工思维:tradeoff
文人思维:喜欢不惜一切代价

A1:
就像找工作,不可能有那种完美职位,必须有取舍。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决定,有人就会选择工资福利高的,有人选择上升空间大的,同样会有人选择离家近轻松的。

A2:
对于自己现有的计划进一步做调整,断离舍,就像之前说的不能盲目跟风。

I部分推荐@舞梦天边 拓展中说到的猴爪很贴切。
A1部分推荐@蔬果心 很想你多分享下这位VP的经验。
A2部分推荐@Antonia Chang如何做好取舍,我相信你会找到双赢的方法,加油。


Lawrence 2015-06-22 11:18:03

I:

【取舍】

你不可能在生活里面面俱到,好的东西不可能两个都要到,只能牺牲者一个,用来换取另一个。

A1:

这半年来,我做的最不好的就是取舍问题。每天都生活在特别紧张的状态,工作上有很多事情,老想着写作、阅读计划,还有拆书和开智里面的课程(编程课、写作课),我要做 的事情看起来实在太多了。

我也曾经跟自己说过,要做减法,周末要拿出一天时间什么都不干,就用来休息和娱乐放松,但是这也完全没做到。

在上周写作课上阳老介绍到“平时懒洋洋”的状态反而可以保护直觉系统,在关键时刻做出好作品,这也是很多作家成功的秘诀。反而我把自己弄得太紧张了。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创造力越来越低下的原因。

A2:

调整作息,早睡觉早起床来学习。以晚上12点前睡觉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