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拆书片段W49_Day3


风之弈语 2015-10-13 15:53:58

Day4 作业要求,请根据Day3大家的作业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1)在I中,推荐你认为有鲜明读到的观点,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2)在A1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3)在A2中,推荐你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可操作方法,讲出推荐理由,并@对方名字。
——————————————————————————————————————
Day3 作业要求:
请根据以下片段,完成【拆书帮便签读书法】练习。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最好是一个事例/一个故事/一个情境描述。
A2——以后我怎么应用。最好是一个在短时间内有一定预期效果、有具体场景和步骤的行动计划。

我抱怨家人的事也完全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根本没有资格指责别人啊!”我站在重新整理出来的垃圾袋前,心中暗暗发拆,要专注在自己的整理工作上。开始发生变化是在两个 星期左右。以前就算被我抱怨也顽强抗拒丢东西的哥哥,竟然一口气丢掉了两百多本书。接下来,连爸妈和妹妹也开始一点点检视自己的所有物,与过去相比,家中开始能够维持 在整理好的状态了。
其实,这才是对付“不会整理的家人”最有效的办法。换句话说,就是要默默地丢掉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家人也会急起直追,开始主动把物品减量、开始整理。你甚至根本不 必说:快点整理啦!怎么那么乱啊!——或许各位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只要有某个人开始整理的话,就会接二连三地引起连锁反应。
而且,当你默默地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还会引发另一个有趣的变化,就是即便家里有一点乱,你也完全不会介意了。我自己就有这种亲身体验,当我把自己的空间整理到满意时, 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想要擅自丢掉家人的东西,当感觉客厅或浴室等公共空间有点乱时,也变得能够什么都不说,自然而然就开始整理。这不光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同样的也 发生在许多客户身上。
如果你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感到不耐烦时,请试着检查一下你的个人物品收纳空间,一定还会发现应该丢掉的东西。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 始松懈的征兆。
因此,丢东西时,先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公共空间可以晚点再说,先试着好好面对自己的东西吧。


紫色夜幕 2015-10-13 21:34:43

I部分:
目的:通过收纳整理让家变得整洁起来。
方法:1)先处理自己的空间,去收纳、整理干净;2)慢慢养成随手处理公共空间的习惯;3)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语言去影响其它的家庭成员。
陷阱:1)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去不断批评或督促其他人采取行动。
对策:在有这种冲动的时候,再去检查一下自己的空间,一定可以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管好自己。
效果: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整洁的空间,去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慢慢做出改变。

A1部分:
我以前整理东西的时候,都是先人后己,觉得自己很无私。可实际上每次我想要处理掉物品的时候,总会和先生发生冲突,我觉得很多东西根本就不用想扔,可他觉得挺新的东西 为什么要扔……本来就已经理得精疲力尽了,这时候爆发的冲突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我整理东西就是只负责自己的部分(如果女儿不在家的时候,也会代她做主,不过也是得到她默许的),至于过世的公公的衣物和现在婆婆用的,我都是整理出来,给出自己 的意见,最终的处理决定权交给先生。如果他不愿意处理掉,我也会再放回去的。不过几次下来,他也看到很多东西真的没有用处,开始变得愿意处理了。有时候还会主动和我说 把哪些处理掉。家里公共空间的收纳整理,他也参与的越来越多了,家真的越变越好了,心情也好。

A2 部分:
定期检查自己的空间,通过手接触的方式去感知哪些是令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对于不需要的东西可以进行处理,保持自己空间的整洁性。先生的空间还是不要去指责或者去帮他 整理了。


迷途 2015-10-14 10:50:48

W49_day3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I:
1、想抱怨别人时先审视下自己
2、要求别人做以前自己先做到
3、身教强于言教,用行为影响他人

A1:这点我朋友做的很好!
他是数控操作员,每天下班前十分钟,开始打算卫生!他连犄角旮旯都收拾的很干净!但和他倒班的是个很随性的人,凡事差不多就行了!每次朋友接班都不高兴,一通抱怨,结 果那人还很不高兴!
后来我朋友想,都平级,凭什么说人家!人家不高兴正常!后平我朋友每次提前十五到二十分钟帮那人打扫,弄了没两天,那人就说不用来这么早,自己收拾就行了!
现在两人关系很好!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有时还可能使对方对着干!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朋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A2:
1、每天收拾好家里,保持整洁
2、每天下班打扫好卫生
3、远离抱怨


rainbow 2015-10-14 18:09:32

I:主题:让家人加入到整理中
让家人加入到整理中最好的办法是先自己整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家人得行动。
发散:
1.这个片段让我想起了互惠式让步,也是这个道理。
2.还有句话叫见贤思齐焉,也是这样。
3.这也是一种人际交往道理,想让别人做到,自己先做到。
A1:搬到新寝室后,原来住在这里的同学很注重寝室卫生,所以我也会更加注重。
A2: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寝室良好作息习惯的实现。


我的读书小窝 2015-10-14 19:00:38

2015.10.14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拆书片段W49_Day3

I 专注于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发生的两个神奇的变化

(1)专注于整理自己的东西,你会发现两个神奇的变化:
一,发生在家庭的变化,只要你专注整理自己的东西,就会无意识地影响家人也做出整理东西的举措,从而避免抱怨家人“不去整理”的情况,不会因整理东西而与家人发生摩擦 。
二,对于有点乱的场合,比如家里或者是公共场合,会变得没有那么在意了。
(2)两个神奇的变化带来的启发:
如果你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感到不耐烦时,请试着检查一下你的个人物品收纳空间,一定还会发现应该丢掉的东西。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 始松懈的征兆。

A1
这个片段让我想起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妈妈,她在整理家里时,不喜欢别人插手,一插手,就会被说,并且她看不得很乱的地方,比如我的房间,所以每次她看到我的很乱的房间,都会说我,导致我 很不开心,嘴上说会整理的,结果都会不了了之,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种和她对着干的感觉,时常因整理会有所摩擦。
第二件事情,就是发现整理好东西后,心情会变得不一样,前天整理了衣柜,现在看到还是很舒服,并且叠衣服的时候,有一种珍视的感觉,果然看了怦然心动的视频后,很有效 果,继续整理房间的其他地方,带着认真的态度去做。

A2
整理房间的其他地方。


水煮猴 2015-10-14 22:23:06

I部分
WHAT:影响他人,一起进行整理
HOW:首先,应该要摆正心态,不能用抱怨的心态去处理家人不整理额问题;其次,应该专注在自己的整理工作上,从自己的东西开始,好好面对这些东西
WHY:关注于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即使家里有一点乱你也不会介意了,当你把自己的空间整理到满意的时候,就不会想扇子丢掉家里人的东西,当感觉公共空间有点乱的时候, 也变得能够什么都不说,自然而然就开始整理。
A1部分
因为是和别人一起合租房间,合租其实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有一度也会觉得家里都是乱糟糟 ,尤其是公共区域。这个十一爹妈来北京了,看到我的房 间他们也是觉得乱糟糟的,于是给我开始各种整理和收拾,也是丢掉了很多本不该出现在空间里面的东西,觉得整个房间瞬间敞亮了好多,公共空间虽然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可 是这种敞亮的感觉却不仅仅局限在我自己的房间了,我觉得家里都敞亮了。于是接这个机会,顺便就和室友们说要维持这种好的状态,实行定期共同负责打扫公共区域的好习惯。
A2部分
1.定期检查自己的空间,每周“大”扫除房间一次,时刻保持房间里的整洁;
2.整理完自己的空间后,反思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


蔬果心 2015-10-15 08:29:11

I:
問題:如何最有效地對付“不會整理的家人”
方法:專注在整理自己的東西上
結果:1.不會再想擅自丟掉家人的東西;
2.家人開始主動整理/減少物品;
3.開始自然而然整理公共空間,而不抱怨
發散:這是否就是“言傳身教”或者“吸引力法則”的另一種演變?

A1:
cz特別“勤儉節約”,屋子裡都是一些“可能以後用得著”的東西;我學了整理術之後,看那些不順眼的東西更加礙事,但我無論怎麼說,都沒有用,因為cz的思維就是如此 。

A2:
1.整理自己的東西;如果感到對方的東西好亂好雜,還是整理自己的東西
2.如果對方因為我的改變而改變,那麼我以後再過來寫這個片段的實驗結論


迷途 2015-10-15 10:02:30

W49_day4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I部分:
@紫色夜幕 目标、方法、陷阱、对策、效果!@蔬果心 问题、方法、结果、发散。都很简捷、清晰、明了。这是自己总结的方法吗?求指教。

@水煮猴 what. how. why 用着不错啊?能分享下怎么来的吗?

A1. 部分
@紫色夜幕 其实有的自己用不到的东西,又旧的,挺好的可以送人!很多穷苦的人正好需要!
我有身衣服就是朋友送的,他不喜欢了就给我了,我穿着刚刚好!哈哈!!

@rainbow. 近朱者赤

@我的读书小窝 1、 不留情的批评常常使得我们出于自卫而固执己见,或者更糟的是,让我们绝望,令我们不会改变。
2、 对各种美好东西的正常反应(舒服的感觉、喜爱、欣赏、赞美……)通过原始的关联过程可以转换到其它东西上。换而言之,当我们想促使某一事物朝积极乐观方向发展, 可先带入另一美好事物

@蔬果心 你说的这人跟我妈妈很像!不过我妈有专门的一个地方放这些东西

A2: @紫色夜幕 @rainbow @我的读书小窝 @水煮猴 @蔬果心 向各位前辈学习


迷途 2015-10-15 10:03:09

求各位给新人指点下


海红 2015-10-15 13:10:33

I:
Q:我开始整理了,如何对付“不整理的家人”?
A:我默默整理就可以了。管理好自己的东西,自然影响到身边的人。
答案真是太简单了,但越简单的事情越不容易做到。
蝴蝶效应的家庭应用。只要一个人开始整理,家人就会看到效果,耳濡目染,就会开始跟随整理。而且当我把自己的空间整理的很舒服时,可能不在意别人的乱。对亲密家人的不 满,其实来自对自己的不满。所以当心理有不满不耐烦时,请回到自己的空间,看看哪里还需要继续整理。
发散:对家人的不满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这让我想起看到孩子的问题,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问题,需要去思考并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就很明显,我看到孩子的玩具乱,心理 烦躁,因为我自己整理就需要提升。现在米花整理做的比我好,她扔起玩具来需要大垃圾袋伺候,被她扔掉的玩具我都藏起来了。

A1:
对于整理,我家需要努力的是我,米花爸在爱干净的奶奶的熏陶下,是喜欢家里干净整洁的,但经常他整理后不多久就被我破坏了。
我其实也一直努力在整理,之前在朋友的指点下整理了厨房,台面几乎没东西,但没多久就又恢复乱了。
有时候我也会在整理了之后又乱,从中发现爸爸的东西,就烦他不好好收拾,我就够乱的,他也不做个好榜样。其实问题还在我自己身上。

A2:
先确定我自己的东西(衣柜、书柜、厨房、化妆品、首饰),把我自己的东西整理好了,赏心悦目。
请米花指导帮助我,特别是她喜欢的化妆品和首饰。


海红 2015-10-15 13:11:44

你这两次的A1都是用到朋友的案例,可见对朋友的关注很多,厉害!


海红 2015-10-15 13:13:27

如果有进一步探讨的,可以直接回应他的帖子,这样他/她会收到一个提醒,更方便回。 点评里提问一般直接掠过


迷途 2015-10-15 13:13:33

我是关注点是向外的!所以关注别人比较多!


迷途 2015-10-15 13:22:47

知道了!谢谢前辈


海红 2015-10-15 13:38:32

我不比你新几个人,嘿嘿


迷途 2015-10-15 14:32:11

那也是前辈


迷途 2015-10-15 14:42:24

这个what. how. why. 能分享下吗?有段子否?


黑May在路上 2015-10-16 06:41:00

W49D3
【I】
如何对付“不会整理的家人”
S:公共空间比较乱
C:你想要指责、抱怨家人,而家人会对你抱有抗拒心理
Q:如何破
A:从丢自己的东西做起。这会引发两个变化:
1. 家人会受你的影响
2. 当公共空间有点乱时,你不会介意,而是自然而然开始整理
因为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始松懈的征兆。

【A1】
我有一个关系好的同事特别善于整理,她的行动对我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位把自己的家整理得井井有条,书柜的书都码得像超市里的货架一样,每次去她家我都会啧啧惊叹一番,希望自己的书柜也像她的那样整齐有序。后来我也把书柜做了一些整理 ,至少比以前的状态有所改善。
到我家来玩的时候,她会一进门就开始帮我收拾,有一次她把我家里的一个垃圾桶洗得干干净净,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垃圾桶是可以洗、需要洗的东西,大不了脏了就扔了呗 。但她的做法影响到了我,让我意识到家里可以整理到什么状态——一个垃圾桶也可以是干净漂亮的。

【A2】
这周至少整理家里一个角落,如书桌、小柜子等。


黑May在路上 2015-10-16 06:54:31

W49D4
【我喜欢的I】
米花:深刻反思自己的心态

【我喜欢的A1】
tt: 叠衣服的珍视感

【我喜欢的A2】
海红:请女儿帮助指导;没有“妈妈肯定比女儿做得好”的心态
rainbow: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室友,不仅仅局限于整理了


舞梦天边 2015-10-16 07:35:44

I
目的:影响家人也整理自己的物品
方法:只需默默地丢掉自己的东西
升华:
1 不再介意家里有一点凌乱
2 整理已经成为习惯,当感觉空间有点乱时,自然而然就开始整理
3 当自己感到不耐烦时,检查自己的空间,发现可以丢掉的东西再丢掉
4 当自己需要职责别人时,其实是自己的整理工作开始松懈
行动:先从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

A1
多么神奇的整理工作啊!我也有一点点这个感觉。
我这几天还没开始行动,但我经常会在我先生面前提,我要断舍离,我要整理,把我不需要的东西都丢掉。我甚至都还没和他说断舍离是什么意思,他倒也开始主动地去扔掉那些 他觉得没用的东西了,甚至还会说:那些没有经常用的东西肯定以后也不用的了,直接丢掉!
这就是默默影响的魅力啊!

A2
把自己做好了,家人也会做好的,这点我很相信。
所以,接下来还是要整理:
1 衣柜
2 房间
这是本周的整理重点啊!


rainbow 2015-10-16 10:49:46

I:@紫色夜幕 由处理自己的空间到整理公共空间最后影响家人。陷阱的说法很提醒人。
@迷途 身教强于言教。
@海红 整理有一种蝴蝶效应。对家人的不满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
A1:@紫色夜幕 先整理自己的东西,牵涉到别人的东西征求别人的意见,最终家人都参与到这种活动中。
@迷途 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别人很形象的例子。
A2:@水煮猴 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间。


海红 2015-10-16 12:38:56

cz是我认识的那位cz吗?


海红 2015-10-16 12:42:49

I部分推荐
@泡妈 通过行为,而不是语言去影响他人。所谓的言传不如身教。小心陷阱:)
@米兔 3点简洁明了。
@rainbow 你提到的互惠式让步、见贤思齐,对我都是新知识,学习了
@蔬果心 提到吸引力法则
@May SCQA越来越棒,C让我更理解冲突了。

A1部分推荐
@泡妈 从先人后己到只负责自己,进步大大的。
@米兔 对朋友的观察,从他人学习,厉害!
@tt 因为妈妈整理真的只是整理,才有抱怨
@猴猴 有对爱整理的爸妈真幸福
@May 有个爱整理还帮你整理的朋友真幸福
@小红红 原来言传也有神奇效果:)

A2部分推荐
@米兔 远离抱怨!一定要分享如何做到的!
期待大家的A2效果


风之弈语 2015-10-16 15:01:24

【I】
S:好为人师
每个人从心里都有一种好为人师的潜意识,我们经常在发现或者说认为别人所属区域的某些地方有问题时,会象老师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推广自己的作法。比如说“这样不行, 我觉得你应该这样办”“这里可以改改,如果你按我这个方法会好很多”等等。
在看不惯别人作法的时候,有些婉转一点是在劝说,有些强势一点的是在指点,有些暴燥一点的是在指责。还有些情况下,热心或着急一点的人,就采取了直接干豫的方法,自己 动手来帮别人处理问题了。

C:引来反感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以试图说服对方为目的。但是,这又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情(我们之前拆的七个习惯,休想说服我,如何说如何做、影响力等等片段都是在说明“说服 别人”是必须要有技巧的)。人非圣贤,唐太宗在魏征指责时都会暴跳如雷,何况我们这些常人。
直接的说服法,会让对方发现我们正在试图改变他们的思想,这就刺激了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强烈的自卫意识,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要试图进行反驳或证明一下“我并没有 错,至少没有象你说的那样严重!”

Q:如何做才能让别人认可并配合我们的作法呢?

A:严以律己
当我们在干豫别人的时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开始放松的时候(认为我已经做的很好了,可以当标杆了)。实际上,这样做之后,就会忽略了很多还可以持续改进的地方,改 进工作也就开始止步不前。
1、坚持反省自己:当试图“好为人师”时,警示一下自已是不是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实际上任何时候,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会发现,自己的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没 有做到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此要坚持持续完善自己的事情,暂时放下对公众空间和他人空间提出要求的欲望。
2、逐步影响别人:当我们自己整理的效果显著,并且长期保持着与其他区域相当明显的差别时,即使我们并不去主动要求别人去做什么,他们也会开始逐步的效仿和试行,只要 有一个人开始配合行动,下一步全体改善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A1】
我按书中的要求整理了自己衣橱,当时感觉不错,向家人还推荐了一阵子,大家嘴上说好的好的,但基本上没有什么行动。我意识到,再说下去也起不到什么效果,于是就象书上 说的一样,继续每周抽点时间,不断改善自己的空间,即使是同一衣橱,也强忍着只整理自己的东西。
十一之后,突然有一天,发现奇迹出现了,家里的两位领导在某一天开始整理了她们放东西的地方,而且还拍了照在朋友圈里炫耀了一番。

【A2】
在周末,去父母家里整理一下自己的保留空间,参照上次成功的办法,默默地收拾自己的房间和物品,然后等待另一个奇迹的出现。


银色羽毛 2015-10-16 21:17:20

R49D3
I:
目标:专注于自己的整理工作,不抱怨他人,并且带动他人一起整理空间。
关键点:
1、不吭声低先丢掉自己不用的东西
2、让别人看到自己整理后产生的变化

A1:
现在的住所,包括公共场所,厨房、卫生间的卫生工作一般都是我来打扫。有时不禁心里犯嘀咕:这些舍友难道我不说就不会主动来打扫吗?恩,基本上我有这种思想的时候,我 自己的房间其实比较乱。直到某天我都受不了自己的房间混乱时,我终于抽时间整理了,顺带把厨房和卫生间打扫下。有时自己犯懒,昨天晚上用过的碗筷堆在厨房不洗,看着闹 心,有时睡觉前把洗干净整理好。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行为渐接影响到了室友。最近我欣喜的发现,当我保持自己房间清洁,并且平时注意公共空间的卫生时,舍友会受到影响,有 时没有提醒他们,他们也会帮忙搞下卫生。

A2:
明天晚上在家时,花半小时把厨房,尤其是冰箱里我的物品收拾整理下。


风之弈语 2015-10-17 00:14:01

【I推荐】
@水煮猴 :WHAT、HOW、WHY的写法和前天的Q、A写法都很让我心动,现在看来下周的作业模式越来越有方向了。
@海红:对了,就是蝴蝶效应的家庭版应用。我喜欢这个比喻,轻轻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就将改变意想不到的未来。

【A1推荐】
@紫色夜幕:通过大家的A1,更加证实了作者说法的正确,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试图改变别人那是相当的困难,尤其是在自己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
@迷途:加油哦,本周是要全勤的啊。——这个例子举的和文章内容异典同工之妙,用行动感化对方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有长期保质期的作法。

【A2推荐】
@舞梦天边 :记得整理前、后各来一张照片哦,如果保存下这个记忆,以后的魔法就将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生命即将改变。
@海红:请孩子来帮助指导,这是个万万没有想到的方法,期待成果。我也可以想一想,在应用中如何让家人一起来讨论更多的细节。


舞梦天边 2015-10-17 07:24:45

推荐I
大家的I都很好。

推荐A1
@紫色夜幕 我也是这样子,不再自己做主,而是给出意见,他后来也变成主动处理,哈哈
@我的读书小窝 第一件事情,因整理学会的方式,相信不再回有摩擦,加油。
@水煮猴 好爹妈啊哈哈,父母基本上都会这样对孩子~有一个感觉就是,他们认为能为儿女们做的事情就是有个干净的窝~
@海红 我也一样啊……我今天突然觉得,是不是我自己自小就是在桌面乱糟糟的环境里长大,所以不论我怎么整理,桌面都是乱糟糟的呢?
@黑May在路上 我以为同事也是整理能手,一个小小的收纳架能放很多东西~只是我还是比较喜欢《断舍离》的整理方式:有用的东西要确保随手可用,而不是整理到收纳架里~
@风之奕语 拍照和分享也是个很不错的方式哦~

推荐A2
大家的A2都是棒棒哒~


阿尤 2015-10-18 08:54:45

I:整理工作从自己开始,当我们把自己的空间整理满意了,自然而然就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让他们也随之发生变化。你家人会因为感受你所做的行为及行为所带来的好的效果而 受到影响,而你擅自丢掉家人东西,可能激发他们不满情绪反而达不到目的。A1: 我昨天收拾女儿的头饰抽屉,把一些过时的、破损的东东都扔进一个袋子,放到了门口,结 果下午回来我看到婆婆又捡回一个粉色带纱的公主头饰,那是她给我女儿买的,可以想象她对这个东西是带有感情的。A2:下周收拾家务时,和家人先界定好自己要整理的范围 ,尊重他们的看法,然后再行动!


海燕SP 2015-10-18 18:30:35

【I】
目标:专注于自己的整理工作上
步骤:
1.停止抱怨,检视自己
2.默默丢掉自己不必要的东西
注意:最先丢自己的,不要随意动别人的东西!!!
效应:引起连锁反应,潜移默化中带动周围人自我整理。
巩固:
1.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感到不耐烦时,试着检查自己的个人物品收纳空间,继续丢ing;
2.想指责别人是自己松懈的征兆,再次发掘待整理的死角。
【A1】今天老五就对我发火:大姐,我肥皂盒呢?放那么偏,就你的经常用是吧?!
我立即怒回:自己的东西不懂整理,到处都有,有多少空间够你用?
虽然生气,我还是把自己仅能放两箱奶的床头那么点地儿重新整理了一下,清出一半空间。(听说做老大的就是欠小的,这辈子有的还咯)
【A2】看样子要想住的利落点,得时不时来场自我清理。停止嫌弃,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该扔的果断扔掉),做精简利落的自己!


海燕SP 2015-10-18 19:00:46

【I推荐】
@紫色夜幕.总结的很全面,很有秩序感哦
@海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哈哈
@黑May在路上.简洁善导
@舞梦天边.养成习惯,整理随时进行,乱自然就无处可存啦,应用娴熟啦已经
@风之弈语.好为人师转化到潜移默化的高度,警示我们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超赞
【A1推荐】
@迷途.你朋友好厉害
@黑May在路上.对垃圾桶也是无微不至,我也要勤倒垃圾了
@风之弈语.效果鲜明,我也要试试啦
@银色羽毛.好男人标杆哦
【A2推荐】
@海红.孩子也是妈妈的老师,典范
@水煮猴.计划很明确,要学习
@全体.大家都好有执行力哦!!


张颢腾 2015-10-19 00:07:45

I:
what:对付“不会整理的家人”最有效的方法
how:专注在自己的整理工作上
A1:
现在家里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周期性的洁癖发作大整理一番,然后就指责老婆不整理,很伤感情,但也不知道如何做更好。

A2:
专注在自己的整理上,先打造出自己的一个洁净的角落来


Antonia Chang 2015-10-19 05:41:48

I:
丢东西先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用自身的行为去感召家人。

A1:
让我一下子想到我爸,我爸是个整理控,如果你想知道他有多爱丢东西,不夸张地讲,我见过同样的东西他买过三次,也就是第一次发觉自己用不到,所以丢掉,后来发现自己还 是需要这个东西,所以再次购买,然后再丢,然后再买,如此反复了三次。虽然我有时我也觉得挺好笑的,但我发觉,当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我渐渐养成了喜欢整理的习惯 ,尤其是跟我那个不太整理的老公相比,我总是会定期把自己不用的东西丢掉,他会像曾经的我一样说“这个还有用吧,不要丢了”,但我依然会丢掉当下不需要的、尤其是自己 已经不再喜欢的东西,只是由于惰性,我整理东西的频次还没有很高。

A2:
非常认可文中所说的,整理要从自身做起,然后再渐渐感召其他人的说法,11月会再从自己的书籍和衣物方面做一次整理。

(笑笑)


蔬果心 2015-10-19 09:38:55

指教不敢當,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整理一下大腦的思維,想建立幾個思維模式,以後大腦提取就快一些


蔬果心 2015-10-19 09:41:18

你認識的是那個CZ,有啥故事沒,嘿嘿


蔬果心 2015-10-19 09:45:45

I: @rainbow, 發散和之前的片段結合起來,很棒;@風之弈語,无论如何他们都要试图进行反驳或证明一下“我并没有错,至少没有象你说的那样严重!” 真的把現象描述的很到位
A1: @泡媽,@風之弈語,實踐的真好;


海红 2015-10-19 14:04:28

我认识他之后才发现我的一个好朋友也认识他,在不同的圈子找到自己的朋友,总有惊喜。 不过是不是一个人不重要:)